报告文学的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99 浏览:6657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端午节

□振鹏

“明天不准停工.”

这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在下午将要放工的时候,C厂一间机器隆隆的屋子外面,庄严的写字间的对面墙上——叫工人抬头发抖的布告处,张贴了这样一张新的布告.

拿着血汗去兑换工银的工人,经过了长时间劳作之后,面色都呈现着银灰如死的惨容,凝滞无光的双目更是冷涩不堪.在他们疲乏不支的躯体上,一个个都被棉花灰裹着,远看去就好像都穿了白花飞絮的花衣.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在他们的生活状况上着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弥漫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很狼狈地走出.出了车间,在他们眼帘前首先呈现的,就是厂主方才新贴的赫赫布告,在“不准停工”的字样面前,放工的伴侣们都不知不觉地呆立着,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张望了一回不觉就一致发出了“又是什么”的疑问,少数略微认得几个字的看后,即垂头丧气地发出了微微的叹息,从幽怨不平的叹息声中,可以听出“明天——不准停——工”的断句.一切看亲友、打牌、玩耍、休息的幻想和计划,都在这“明天——不准停——工”的断续声中化为轻烟——缥缈了而不可触摸了.

这些血汗被榨取了的工人,现在心坎里都起了异样的感触.他们失望而又沉默地经过管门的挨次严厉的搜索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暗淡而又简陋,且不经风雨的贫民窟里去了.

“隆等隆等”常动不息的机器,仍旧不断地旋转着.

“呜——”早晨第一次的汽笛响了,提了饭篮,拿了衣包,一个个工人依然照例陆续走进那数千劳动者的总压榨机关内去拼滴血汗.

花絮依旧飞舞着,浊气依旧蒸发着,机器依旧转动着等这正是“不准停工”的“明天”——旧历端午节.

又是汽笛一声,上午十二时放工的信号悲鸣了.

车间里的机器不停地转动,花絮不停地飞舞,工人们各自在车轮转动花絮飞舞中,拿了饭篮,在机器旁的气管中吸取那的带有强性锈质的蒸汽水,将饭泡热,用他们的午餐.花絮不时地落入碗内,随之就进了他们的口腔;纱头不时地断脱;饭碗便时常离开手而去从事工作.——这是每日的经常情形.不过在今天,各车间里都似乎是处在一种异样的哀怨、悲愤、沉闷、凄惨等的情景中来.

沉默着等只有机器转动声等

一张数字较多的公告,又出现在黑色的魔鬼似的牌子上了:

“王阿三、张小毛、李定国、胡小妹、余国香、朱长富、卫炳生、刘阿桂、张翠芝等九人,不服从命令,擅自停工,着即开除,以警将来,此布.”

第三次汽笛鸣咽了,工人们机械似的又走出车间,拥挤到黑牌子旁边张望.

只有“唉等唉等”“王阿三、张小毛等开除了”“开除了九个”的低微叹息声,在死的沉默中颤动着等


一切依然继续着——飞絮的白花,出门时严密的搜索,疲乏躯体的挣扎.

(选自《中国青年》1926年6月,有删改)

1.关于“布告”在文中有不同的说法,请找出两三处,试分析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捕捉信息的能力,做这类试题,一般要准确地快速地从原文中找到关键信息,然后再结合结合具体的语境,结合原文的背景去具体分析.

参:(1)“叫工人抬头发抖的布告处”“赫赫布告”“黑色的魔鬼似的牌子”.(2)从这些语言中,可以看出,“布告”经常给人带来坏消息,不是无报酬的加班,就是开除工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布告”可以看做是贪婪残酷的资本家的象征.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

解析:本题最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做这样的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2)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3)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4)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参:本文描绘了旧中国纺织工人凄凉惨淡的情景,他们从早到晚站在机器面前流血流汗,吃的是落满花絮的用蒸汽水泡热的饭,大字不识,受教育的权利先天就被褫夺,出厂时还要被当做贼似的搜身,作者愤怒地控诉和声讨了资本家吃人的罪恶.

【阅读指导】

报告文学,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的特征.

在阅读报告文学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解题技巧.

解题技巧一:抓标题.报告文学的标题常常会采用一些修辞手法,所以命题者常常会就标题来提问.我们要想准确作答,必须要重视标题.

解题技巧二:抓结构.报告文学,大多在结构的安排上非常巧妙.一般来讲,报告文学的结构模式有总分总、倒叙、插叙、顺叙、纵断面、横断面,“以线穿珠”式以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高度集中等.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去回答关于结构方面的提问.

解题技巧三:抓议论点题.在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最忌作者的议论,而报告文学却恰恰最需要作者点题式的精彩议论,这些议论往往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

解题技巧四:抓表现手法.报告文学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对比、类比、烘托(衬托)、渲染等.这些手法一般有如下作用: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抒发思想感情;丰富思想内涵,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旨,深化中心思想;保持文章结构完整.

解题技巧五:抓字词句.命题者非常喜欢就报告文学的关键字词句命题,所以我们应该善于抓住其关键的有意蕴的字词句去分析答题.解答字词句的题目时,不能孤立地去看,一定要把它放置于全文或前后文的语境中去理解,这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技巧六:抓人物刻画和主旨概括.报告文学通常会就其人物刻画和概括文章主旨方面进行考查.回答人物刻画的题目,要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要抓住细节描写;概括主旨的题目,我们可以使用“通过写等表现了等”这种句式来组织答案.

【阅读思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日军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总计在南京屠杀34万人.对战犯的是时隔8年后举行的.连外国观察家也认为,上述数字是比较保守的统计.还有许多法庭难以查证的事实,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后又浇上汽油焚尸,骨灰残骸被江水冲得无影无踪;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秘密活埋地点等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惨遭日寇杀害,恐怕很难做出甚至是粗略的统计.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愤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战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我不想也没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选自《南京大屠杀》,有删改)

1.第一部分列举数字有什么作用?

答:

2.第二部分的文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

3.在第二部分中,作者感到欣慰和自豪的分别是什么?

答:

4.本文最后一句话“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目前的学习任务,联系自己的人生目标,请你说一说准备“怎么走”“今后的路”.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日(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边区行)

等看上去,这儿的一切都是悲哀、匮乏的.造成这一切不幸的最大因素还是交通.从这里到县城的噩梦般的路况,决定了任何东西运进来的费用可能都要超过实际价值本身——今天碰到的事例可以作为活生生的证明:小学在前两天要运几张不值钱的破桌子以及一台破电视,从县城找了一辆卡车,谈好的运费是令人咋舌的1600块.这还没有完!车走到半路,下起了雨雪,司机在极度的陷车恐惧中坚持不向前走了.他拿了1000块,把东西和随行的老师扔在半路拍屁股走人.在冰天雪地里熬了两天两夜,那个老师郁闷得快要仰天长哭了,今天总算幸运地被我们车队半途捡到,拉回了学校.

财政状况的窘迫,使学校没有足够的校舍,也没有足够的生火的牛粪或者被褥来保证学生的温暖,以至于经常被迫提前结束学期.那些贫困的父母们,却巴不得学校永远不放检测,这样孩子永远免费地待在学校,有吃有穿,不给家庭造成任何负担.不过学校的食物供应仍然是不足的.没有蔬菜,而且学生每十天要吃掉一头牛,这大大超出当地牧场生养的速度,所以孩子还是要经常饿肚子.最令人绝望的是,恐怕即使有钱也写不到什么东西,因为从县城运任何东西的代价和时间都是吓人的.

学校一直缺乏梦想中的一台油印机,或者打印机,这样他们就不必手工抄写所有的东西了.事实上,他们什么教学工具都缺乏,地图都没有,孩子也不知道中国究竟有多大.学生的状况当然更凄惨,很多保暖的衣服都依赖于捐助,而捐助的数目,远不足以使他们在最漫长的寒冷冬季里保持足够的温度,因为这里从现在到明年5月底都一直寒风呼啸!

发放完物资救助,大群孩子们潮水般地涌来,带着欢笑让人给他们拍照.我们经过才措小朋友的家里,看到她的小妹妹美丽微笑的脸,像是个纯洁的天使.与此形成残酷的反差的是,她的哥哥,家里唯一可以指望的劳动力,由于脑膜炎躺在床上已近两年,没有任何钱可以治病,等待的是必然来临的痛苦的死亡.他尖尖的脑袋,枯萎的头发,没有任何气息的躯干使我握着照相机的手颤抖起来.

生活啊,残酷的生活.生固然沉重,死却更加的不易.唯一的希望是,他的美丽的妹妹在我们的资助下至少可以在学校里享受同龄人的欢笑,或许还有那一点菲薄但重要的土豆汤.这是我们可以做的全部,除此之外唯有乞求上帝,抚慰千万个类似的挣扎着的灵魂.

(选自《贫之殇》)

1.本文写德钦县边区的贫困,重点通过什么素材来展现的?

答:

2.请结合文章内容推断,“我们车队”是做什么的?

答:

3.文章是怎样由学校写到才措的哥哥身上的?写这个孩子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答:

4.文中有多处议论抒情的句子,试选出一例并分析它的表达作用.

答:

参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