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课“三问”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21 浏览:3025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观摩课无疑会给每一个老师的专业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值得学习.需要教师认识到位、思想到位,善于发现、勇于交流,灵活运用、合理运用.观摩课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教师的专业成长更离不开家常课的“观”与“磨”.同事听课、同课互评、跨科观课等观摩学习,也能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成长.

观摩课,也叫公开课和示范课,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十分熟悉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它已经成为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风向标、课程改革的有力推手和教学理念传播的最佳载体.无论名家大师还是普通草根,都无法拒绝.曹文轩教授说,“凡是观摩课,都带有点表演性质”.此观点本人也认同,但抛开观摩课表演作秀的外衣,作为教师总能挖掘到一些闪光点借鉴学习之用,毕竟那是“名师”的观摩课,可以让我们学到新鲜的教学理念和各种授课模式.由观摩课到常态课再到上观摩课,是一个教师快速成长的必然途径.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三问:

一、观摩课,看什么

作为一名观摩者,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观摩机会,需要有点收获.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透过教学的表象抓住教学的本质.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科性质,看教学者是否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促进了学生对这个学科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成长,教书育人两不误.

一般名师的授课方式:教学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教学,调动积极性,让学生全员参与,语言精炼,思维清晰,课堂教学不时有亮点.一观教学,看师生智慧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学习的互动.二看学生,看学生的参与投入度,兴趣提升度,老师的一切活动和努力,都会集中反映在学生身上.三看气氛,看课堂上那种自然和谐的教学状态,真实、平实、充实,而绝非剧场里那种浓烈的喜剧效果.

例如观摩多媒体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看教师是否是多媒体的主宰,是否合理、适度地使用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怎么写作,是否在教学中充分将多媒体的视听功能同语文学科的言语写作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人机互动,是否发挥教师的巧妙引导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参与,如何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语言是否简洁有亲和力,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有所提升.

二、观摩课,啥价值

观摩课的价值在于观摩、思考、创新、提高.观摩课,展示名师的教学思路与做法,交流课程改革的经验,让观摩者有具体明确的切身感受.观摩的过程也是交流学习的过程,扩大了教师的思路与视野,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当然不是照搬别人的做法与经验,而是要消化吸收,内化上升为自己的东西.

观摩课的价值在于交流研讨和导向示范.观摩课一方面要通过有目的的课堂教学的展示和交流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研讨与反思,进而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良好的借鉴,起到研究-示范-引领-反思-推动的作用;另一方面,应通过研讨后的反思性反馈,不断推出新观摩课,从而发挥其导向性的示范作用.

观摩课是对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具体化的诠释,其核心价值就在于让教师能从“看课”的角度审视、评价、反思教学;从“观课”的角度消化、吸收、借鉴教学,从“摩课”的角度研究、转化、创新教学.

三、观摩课,何意义

理性分析观摩课的意义,观摩课是教师成长的平台,是校本教研的载体,是教师学习的样板.它能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能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改变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探索教学模式,推广教学经验.

特级教师于永正就曾说:“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上观摩课,只要有机会.我深感每上一次观摩课,都能得到一次很好的磨练等可以这样说,是无数的观摩课成就了我.某种意义上,我对语文教育认识上的不断深入,也得益于观摩课.”我想,于永正老师记住的,不仅仅是观摩课上成功的经验,而且更深刻记得的是观摩课里的“败走麦城”.

对于普通教师而言,观摩课上听到名师的课,有时候真是醍醐灌顶.他们的教学设计是经过了多次甚至是十数次的打磨历练,是他们精研教材教辅和学情学力,考虑到各种偶发因素后进行的创造.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和临场发挥以及学生的默契配合.学习其中的优点,结合个人因素和学生因素“拿来主义”运用,而非一味地去复制模仿别人的教学设计、教学风格.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认真备课,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因为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运输,复制、模仿只能是“邯郸学步”.每一个教师都是不同的,要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特点,而不是沦为一种没有灵魂的“鹦鹉学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