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实践课程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749 浏览:82927

[摘 要]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存在着管理理论教学目标与实践课程教学目标不统一、管理理论教学方法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相同、学生对“管理学基础”缺乏学习兴趣、“管理学基础”实践课时不足、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法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需要明确创新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目标,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改进教学方法,编写高质量实践教材,提升授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以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促进实践教学管理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关 键 词]高职高专管理学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翟志华(1962- ),女,山西洪洞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贸易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与高校财务管理.(江苏无锡21415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62-02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的培养目标是基层应用型人才,但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由于实施实践教学的难度较大,导致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理论讲授多,实践课时较少,难以达到让学生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重点是引入实践性教学方式,加大实践性教学时间在教学活动总时数中的比例,提高“管理学基础”的教学效果.

一、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实践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的就业状况根本上取决于高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学校的教学目标、办学模式、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等决定着学生能否具备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管理学基础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和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应用广泛性与实践艺术性的特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也应围绕高职教育和管理学基础教学的目标和特点,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相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特征,体现高职教育的本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更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构建以应用为主旨、以技能提升为特征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

1.强化管理学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经之路.“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业结合发展道路”,这是党的教育方针,也是高职教育的本色,更是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高职教育质量高不高,有没有特色,关键看实践性教学搞得好不好.这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要突出这一特色,体现管理学基础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只靠理论教学显然无法实现和完成,实践性教学设计必不可少.

2.管理学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要手段.实践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管理学基础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角色转换、组织构建、团队训练等实践性教学设计,强化管理的实践性,实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把“教、学、做”融为一体,通过真实扮演管理角色,让学生获得“管理工作过程知识”,在“实践导入—理论学习—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从而提升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管理学实践性教学是实现管理理论和社会需求“零”对接的桥梁.“高职教育是导向就业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是高职院校办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实践性教学则是实现高就业率的有效载体和途径.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方面多管齐下.一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多地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性教学能力.二是加强校内外仿真实训室建设和利用效率,通过仿真综合模拟实训,使学生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协同工作的重要性.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实现管理实践性教学质的飞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缩短实际和理论的距离,实现管理理论和社会需求的“零”对接.

二、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教学目标不统一.管理理论课程体系以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为教学目标,管理实践课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而高职高专又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第一要务.长期以来,我们虽然比较重视对学生知识理论的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无论是管理理论教学还是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都不应当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必须经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懂理论会操作.但在职业技能教育突出的今天,尤其高职高专院校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无论是对管理理论部分还是实践技能部分,采用的都是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对管理理论部分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上详细讲解重点、难点及关键点,仍是满堂灌方式.但“管理学基础”实践课程教学也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就失去了实践课程的意义.正确的方法是学生掌握一定理论后,由教师带领让学生参与管理实践,直接接触管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2.学生对“管理学基础”缺乏学习兴趣.“管理学基础”一般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学生对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知之甚少.加之教师在授课之初缺乏必要的引导,授课过程中所讲理论较为深奥,选择的案例远离实际,使从一开始就对“管理学基础”的学习缺乏兴趣.

3.缺乏“管理学基础”实践教程.当前,“管理学基础”教材很多,其中大多数教材编写重复,结构和内容缺少自己的特色,精品极少,尤其很难找到“管理学基础”实践教程.编写“管理学基础”教材容易,而编写“管理学基础”实践教程则要难得多.因为“管理学基础”实践教程是将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与实际工作情景相融合的一种教程.所以编写“管理学基础”实践教程不仅需要编写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需要具有企业工作和管理实践、教学经历等方面的知识.

4.“管理学基础”实践课时不足.长期以来,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普遍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理论课程所占课时比重较大,对实践课程教学重视不够,实践课可有可无,开设时所占课时比重也很小.大多“管理学基础”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数及占有的比例或学分,一般都无明确规定.据笔者的教学工作验证,实践性教学应占教学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较适宜.如果实践的比例过少,就达不到与管理实际工作无缝接轨的目的;如果实践课时比例过大,又影响管理理论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不能指导学生实践.5.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由于教学资金的缺乏,导致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在“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手段上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形式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内容上仍以抽象理论为主,没有引入幻灯、投影、电视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效率.

6.考核方法以理论知识为主.目前,“管理学基础”成绩认定一般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取决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期中考试,一般占40%.期末成绩通常是闭卷理论考试,以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为主,以教材设定的标准答案为依据,一般占60%.这种考核方法的缺陷:一是考核面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期末考试存在很大局限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明显不足.三是考核内容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师资力量薄弱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软肋.“管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需要既有广博的管理理论知识,同时兼有丰富实践经历的“双师”教师.而“管理学基础”现任教师中,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而没有企业经历,更没有管理企业的经验,所以很难有效指导实践性教学,难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创新对策

1.创新实践性教学体系培养目标.“管理学基础”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在培养目标中必须突出强实践、着实务的要求.“管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体系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总体目标是:构建完整的“管理学基础”教学体系,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

2.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在“管理学基础”课程设置方面,必须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构建相应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合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理论教学体系.从职业能力的培养出发,以必需、够用为度,“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合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合理的“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本能力训练、专业能力训练、综合训练及顶岗实践训练,并能在对各种能力要求分解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课程模块.各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其中专业技能的教学模块可以采用相对集中的教学方式,分阶段来完成;基本能力模块的教学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与专业能力模块教学相互呼应、相辅相成;综合训练与顶岗实践训练安排在最后,体现综合能力的培养.

3.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方面组成,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为了适应学生培养目标要求,应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以促使教学互动,增强学生分析能力、操作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等综合能力.如通过幻灯片、视频、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方式进行教学演示,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与此同时,通过采用贴近教学内容的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体系与方法手段对模拟仿真环境进行分析推理,开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探讨活动,相互交流与点评,提出富有针对性与创新性的多元化解决方案.


4.编写高质量实践教材.必须完善模拟实习教材编写制度,组织那些具有深厚理论知识的教授、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实验课教师共同组织编写,做到教材共享,既减少重复劳动,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注重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的培养.要提高“管理学基础”教师的实践性教学能力,笔者建议,首先,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其次,注意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储备丰富的课堂教学知识和经验,更要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的能力,否则“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建议对于管理实践经验或经历少的老师,应轮流到企业挂职、实习、调研,以丰富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再次,还可采取聘请校外一定数量高水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技术骨干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或阶段实训的指导教师及实习基地的负责人,全方位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6.创建实践教学大平台.首先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实现“管理学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交融,学习场景与工作场景的相互交替,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其次量化“管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确保“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再次健全教师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落实“一企一师”制度,加强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充分调动实践教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包惠群.不规范会计实践性教学对会计教学质量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07(3).

[2]霍彬.《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考试周刊,2008(10).

[3]李瑛珊.关于高职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及其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4]孙静芹,朱文双.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会计之友,2010(4).

[5]谭晓兰.高职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定位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9).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