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教育的基础思想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243 浏览:142782

【摘 要】本文从尊重与平等的角度入手,认为尊重与平等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前提,现代教育要在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从“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出发,重视生命化教育、均衡化教育和优质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和终生发展,努力体现教育的教育性和公平性.同时,也不能忽视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与专业化成长.打造出一支真正懂教育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亦是教育工作的必需.

【关 键 词】尊重与平等生命化均衡化优质化

“课前,她俯身鞠躬,这深深的一低头让我觉得她比平时更温柔动人了.”学生作文《低头》中这简单的一句,让我瞬间意识到教育工作的真谛:我们的教育是以“育人”而不是以“育才”为出发点的教育,而这教育工作的前提,即尊重与平等.

一、反省:尊重与平等教育的迷失

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老师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它的目的是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格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吸收消化并且发展.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却经常会迷失最基础最本质的部分:尊重与平等.

首先,在传统课型中,教师扮演着“知识的化身”;而学生总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被自觉或不自觉地看成是“一张白纸”,他们那富有活力的生命、充满好奇和渴求的童心总是被无情的忽略.正因为缺乏真诚平等的心灵敞开,所以教学始终无法达到互动生成、共享发展的境界.其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旧教育体制的“师道尊严”观念在不少师生心目中依旧根深蒂固.许多学生还像过去传统教育那样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对老师唯命是从.也有不少教师笃信“严师出高徒”,以严服人,不尊重学生自由意志.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我们找不到尊重与平等的踪迹.

二、期盼:尊重与平等教育的回归

(一)生命化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与平等

尊重的本质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用新课程改革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因此在德育工作和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和渗透生命化教育,真正体现珍爱生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

进行生命化教育绝非喊几声口号、贴几幅标语那么简单,也不是搞几场专题报告、做几次心理咨询能够达到完美效果的.生命化教育可以以显性的安全教育、防灾教育、禁毒教育等形式体现,也可以体现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就好像微笑的脸、欣赏的眼神等.我认为后者更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古人云:“天地君亲师”.学生与老师亲近起来,感情加深了,教育学生的效果才能更明显.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透射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平等.

(二)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实质是尊重与平等

好的教育应该以生为本,为大多数的学生提供相同的机会.在教育上最能体现尊重与平等的莫过于教育的均衡化,其实质就是要教好每一个学生,充分关注那些身体上有缺陷、心理上有障碍、学业上有困难、行为上有偏差、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保护他们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因此,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是教育公平发展的体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所以,教师应更亲近他们,鼓励他们,用爱点燃他们的心灵之灯,让每个生命都拥有阳光,把爱撒向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特别的爱给特殊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鼓舞,逐步走出心灵的孤寂.

(三)尊重与平等能促进教育优质化发展

“尊重学生有两层含义,在涉及学生的个人权利、自由和心理发展方面,我们要尊重、爱护学生,强调情感教育,强调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在涉及学生的社会化和社会行为发展方面,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外控,并引导他们的内控.”这是《尊重平等教育与德育改革》中的一段话.

随着各高校大量扩招,与之相呼应的“中小学优质化教育”火速崛起.“快班”“重点班”“择校费”等花样层出不穷.老百姓都有苦说不出,却依旧得出于爱心或者由于引诱而拿出大部分钱也让子女获得了这所谓的“优质教育”.这样的教育无疑是违背了平等二字的.素质教育应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优质化教育必须以尊重与平等为前提,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优质,就连说其为教育也不为过.正如一位小学校长奚亚英所言:优质教育要平民化.


三、寻找:尊重与平等教育的新路子

我们在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与专业化成长.要打造出一支符合教育潮流的师资队伍,就要求我们要以一种全新的发展性评价的方式来评价教师.这种制度必须是一种“以教师为本”,尊重老师个性发展,注重教师个体的评价,必须是以促进教师自主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引导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工作能力,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通过自我反思、合作互助、制度保障实现自我的评价.在打造这一支专业队伍时,要注重目标引领,在共同的价值观的形成中升华教师的专业精神;要注重学习引领,在学习型组织的打造中,厚实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注重团队引领,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促进教师的专业自主;要注重制度引领,在激励机制的完善中,提升教师的专业道德;更要注重文化熏陶,在相互尊重与平等的氛围中,孕育教师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情怀.这样培养出来的队伍才是一支专业化师资队伍.

低头间,尊重与平等尽现.现代社会呼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与平等.只有在师生之间、校师之间永远流淌着这股人性的暖流,我们的学生才能达成多元发展和终生发展的目标,我们的教师才能成为综合竞争力强大的师资队伍,我们的教育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