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主题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其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39 浏览:14543

作者简介:刘银萍(1990.6―),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摘 要:“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的“强国梦”、“幸福梦”.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应该以“中国梦”为主题,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充分挖掘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得“中国梦”的主题教育思想在高校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关 键 词 :“中国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策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掀起了对“中国梦”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中国梦”不单单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的命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育人树德的根本任务,“中国梦”蕴含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高校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够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奋斗观和择业观,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能在以后的道路上担负起复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义务和责任.

一、“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2012年11月,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这句话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历史发展的深刻洞悉,又充分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宏伟愿望,为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方向.总书记后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表现为:实现国家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并且还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梦”也可以看做是“强国梦”、“幸福梦”.它是国家能够实现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终极目标.中国梦”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词语这么简单,它承载着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需要共同努力地目标.

虽然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鼓吹“中国威胁论”,但是总书记从历史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表明“中国梦”的实现不仅不会给世界各国的发展造成威胁,反而还会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更多地机遇,“中国梦”的实现将会进一步推动世界梦的实现,为其他国家乃至世界梦的实现提供可参考的成功范例.

有关“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所包含的根本性质、科学内涵、实践主体、“中国梦”与个人理想、与世界梦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为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中国梦”的提出也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五四青年节时,总书记曾说过:“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3]体现了“中国梦”教育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践行者,他们身上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因此,在高校中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是时代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梦”主题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梦”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思想意蕴,其蕴含的价值也不断地彰显出来,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价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积极地、能被大学生所能接受的教育内容.

1.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中国梦”的实现目标本质上是一致的,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中国梦”是唤醒中华民族意识,鞭策各族人民奋发图强,提升中华民族形象的价值追求和行为目标,“中国梦”教育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中国梦”这一主题提出以后,许多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国梦”的内涵、意义、价值、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性的解读,这些内容都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助于高校能够从这一主题出发,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能够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不断冲击着大学生已有的价值观念,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定地信仰和目标,容易被西方所推崇的利己主义价值观所蒙蔽.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梦”主题思想的提出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健康向上的素材,“中国梦”提倡的是一种主流、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它倡导和谐的世界观、倡导社会理想和个人价值的统一,要求当代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畏艰难,勇敢的去奋斗去努力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因此,把“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困扰他们思想的问题,在追求“中国梦”的历程中自觉调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不符合中国精神的内容,用“中国梦”教育引领自身的成长成才.

3.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

回顾中国近代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了顽强探索和艰苦斗争,从而展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怀.“中国梦”凝聚着爱国主义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一直以来,高校都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些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简单说教、唱高调等问题,有的还停留在理想化、抽象化的层面上,没有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这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做不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梦”主题教育从人们的实际出发,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成才渴望,把个人梦与民族复兴梦有机统一起来,激发了大学生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将“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核心要求是把“中国梦”本身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追求真正内化为大学生内心的信念和外在行动上的追求.主要将“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及其社会实践三个方面.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践行“中国梦”主题教育

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中国梦”主题教育是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第一,需要找到“中国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点,并在大学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根据课程内容的相关度融入“中国梦”的教育,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的形式将“中国梦”包含的知识点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担当意识.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掌握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具备的素养和能力,教师要充分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好网络媒体教学,实现传、帮、引的统一.

第三,要改变以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采取的单纯试卷考核的方式,要将试卷考核与课堂表现、课后表现极其作业完成情况挂钩,使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不仅仅体现在试卷上,更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这样更容易使“中国梦”的教育深入到学生内心中.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推行“中国梦”主题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潜移默化的场所,大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创造着和使用者,校园文化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能够让大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自觉接受“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洗礼.

高校的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丰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内容.第一,在校园内邀请专家、学者或者是一些能传递正能量的社会名人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做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报告会、励志演讲等,让学生明白每个人要实现自身的梦想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可以在建党日、建国日或五四运动纪念日,举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展览及相关活动,推出既有思想性和观赏性又能讴歌伟大祖国和民族的作品,以提升大学生爱国情怀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及历史责任感.


第二,利用社团和学生组织的形式将“中国梦”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课外活动中,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中国梦”的宣传活动更加形象和生动.例如,可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文艺演出等,让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觉接受精神的洗礼,将“中国梦”所要传递的精神融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第三,积极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站、校园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校园网等宣传阵地的建设.在校园黑板报和宣传栏中刊登于“中国梦”有关的文章、在横幅上打上与“中国梦”主题教育有关的标语,在校园网内设置一个弘扬中国精神的版块,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在上网娱乐的过程中自觉接受“中国梦”的主题教育.

3.在社会实践中融入“中国梦”主题教育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对于”中国梦”的教育也要做到知行统一相结合.高校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要充分利用好社会实践这个平台,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促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锻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实践方式,例如,针对大一、大二年级的同学,由于他们刚从高中阶段枯燥无味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思想上和心理上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应该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结合“中国梦”的具体教育内容,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扫墓,参观博物馆以及社区怎么写作这样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地参观中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继续创造幸福生活.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他们即将迎来新一轮的人生规划,或继续深造,或直接走上工作岗位,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开展社会实践,主要包括根据专业背景的不同安排他们走上不同的实践岗位,或者进行勤工助学和参加自主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结合中国梦的理论教育,指导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明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