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044 浏览:34820

摘 要:随着中日经贸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需求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然而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从社会需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问题对策

随着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2004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新外贸法》,允许个人经营进出口贸易,这给中国的外贸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也大大增加了对语言类人才的需求量.在我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当中,日资企业占了很大的份额,我国的日资企业已有几万家,尤其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地区,与日本存在贸易关系的公司更是不计其数.尤其从2008年以来,中日关系在经历了“破冰”、“融冰”、“迎春”、“暖春”之后,关系迅速发展,从以经贸为主扩展到文化产业、科学技术、教育、艺术、体育和旅游等各个领域.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人才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一、高职院校日语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专业定位及专业面向比较模糊.受传统日语教育的影响,我国各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教育普遍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专业面向不清晰的问题,实用性与应用性未能凸显,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明显脱节,高职院校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不仅职业性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对日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且教育性不强,难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

2.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基本上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人才培养水平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全新体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缺乏一套既能跟上国际潮流,又符合我国现状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这显然已落后时代的发展要求,满足不了未来日语人才所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需要.

3.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没有突出职业性和行业性的特点.专业教学以单纯的日语语言作为内容,其他专业应用的内容不列入目标范围内,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上出现了除日语语言外,对其他专业几乎不了解的现象,很长时间适应不了相关工作岗位的要求.

4.教材内容的编写及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已经难以适应发展迅速的日语教学需要.

5.“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办学理念未能得到体现.日语专业作为一种语言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点在于:没有相应专业的工厂,不能供本专业学生直接实践.另外日语属于小语种,小语种区别于英语这个大语种的地方是:由于英语是大语种,在国内就可以进行训练和实践,没有必要去国外进行训练.日语作为小语种,仅仅在国内训练,由于缺乏语言基础,达不到大语种国内训练达到的效果.

6.在以往的日语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中出现了“高分低能”、“哑巴日语”的现象.有很多学生虽然取得了国际日语能力测试二级水平证书,但是在面试和日常交流中往往语无伦次,尤其见到日本人时更是紧张得不知所措,甚至干脆溜之大吉,导致在就业的时候无法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或者从事一些和日语无关的工作.

二、提高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1.确立“宽口径、多方向、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学科定位,反映着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直接影响着招生、培养、就业和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循语言自身的规律,创造一个适合语言学习的环境,这就要求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宽口径人才”.“宽口径人才”指的是掌握两门以上语言的人才,为培养这种“宽口径人才”,除了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通过开设大学英语和英语听力得以体现之外,还需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如通过“日语晨读”、“日本礼仪文化知识竞赛”、“日文原版电影赏析”、“日本文化学习”“日语之夜”等名目繁多的课外活动为整个校园增添浓厚的日语氛围.“多方向、应用型”是指职业技术院校日语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能够用日语作为工具,从事相关职业实践活动的技能型、应用型、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外语人才.所以,其定位不是培养高级专业翻译、日语语言文学研究人才或外事外交领域人才,而是以应用日语从事业务活动专门用途(如商务、旅游等)的多方向日语人才.区别于普通高等日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决定了职业日语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和实际能力.


2.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课程体系.

理论课教学应遵循周济所讲的“够用为主”的原则,大力加强实践应用环节课的课时量.课程体系一定要紧密接近社会、接近实际,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下工夫.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也要把握好内容的质与量,注意教学内容在教学整体中的作用,力求内容新,切合需要.日语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陈旧和更新缓慢的问题,学校应给予人力财力支持并依靠基层教学单位抓紧逐步更新,以满足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办学效益的需要.同时考虑社会发展对日语人才培养要求的多样性,日语专业应具有不同的侧重面,从而产生灵活性,以适应大专业、多方向的专业设置改革的趋势.

3.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组织日语教学.

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组织日语教学,形成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不同于纯语言的本科日语专业,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职业需要,为了实现就业.因此就需要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走访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了解市场对日语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针对岗位要求开展教学.岗位能力中最基本的就是交际能力,因此要求教师使用交际法教学,在教学中尽量使用外语上课和进行言语交际活动,力求实现外语教学过程的交际化,以确保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以交际目的为中心,都应该为交际目的怎么写作,都应该体现交际能力的培养.使用交际法教学可以选择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和典型的情景,比如模拟和日本客商进行商务谈判的交际场景,模拟为日本游客做导游怎么写作的交际场景,模拟代表公司接送日本客人的交际场景等,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接近真实的言语交际的情景进行言语交际活动,也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符合“行为导向”和“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同时为未来职业工作的实习、实训打下基础.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