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变革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04 浏览:31837

如何搞好中小学作文教学,这是一个最受人关注与研究的老课题.围绕这一课题,不知有多少人进行了多少研究?其成果又有多少?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怎样提高其质量,这无疑是一个探讨无有止境的大课题.其教学与研究的千姿百态,方法的灵活多样是令人可喜而又沉思的.下面就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变革谈几点设想.

一、文章单一的主题要求:无须置疑,在学生开始作文时,应该使其明确一篇文章中要有一个中心,这固然是初步学习作文的要求,也是人们认识由浅入深,学习循序渐进的要求.但在学生达到了而且是熟练达到了这种基本的要求时,是否也允许他们尝试一些多主题的写作呢?

虽然多主题的文章只是在最近几年的文艺作品中有少量的出现,还没为社会所公认或流行.但作为一种训练,而且是一种能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训练,在学生中试写也未尝是犯上作乱,乱了门户,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展,人们生活水准的上升,其阅读要求无疑不再只滞于单一性的东西,而是向多项型的东西深入,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那种可多层次多角度理解的文章,特别是这类文艺作品最终会得到人们的接受的.现在,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允许他们尝试点这类文章,并不是只在为着将来做准备,而是适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形式.倘若把作文视为一种训练,那么其训练的形式就应该不是单一的,虽然这种训练还不为教科书所许可.

二、以往作文教学中,反复所强调运用的几种表达手法,即: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这种手法无疑是常见自然也是最常用的手法,但是否忽落了感觉的描叙呢?当前,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文学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我们所看重的是内心世界情绪的骚动.倘只写些外在的东西或裸露的议论与感情,就很难博得读者的青睐,我们应该使学生有意识的去感觉、去摹写.应该使他们懂得,视觉是最低级的,最崇高的是心觉,其次是触觉.应该使他在作文时讲究心觉,了解最高的懂的心得,理解了说不出来,有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启示学生,写感觉是最好的文章表达手法.

至于作文教学中修辞格的运用,我们也大可不必固守教科书的金科玉律.语言的主要韵味比喻,我们通常是熟比生,而在钱钟书先生的名著《围城》中,他却是大多的以生比熟,从而使语言很富有新意,幽默而机智.倘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活点,那么学生的语言文句自然会得到翻新出奇,减少一点那种干枯的、陈旧的甚而是大话套话类的句子.目前,作为诗歌、散文、小说主要表达方式之一的通感、意象、意识流,正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所忽落,看来,这种修辞方法或表达方法是不能不给予注重了.我们的学生不说会不会用,就是连弄懂就很难,他们看到当今的阅读,也就不能不去在尝试中得到的训练,在掌握了主要的常用的修辞格和表达手法时,适应学习一点常被冷漠且又越发显出重要的东西,又有何妨呢?我们且不可老那样照搬死套,就是人们公认的语法也并非金口玉言,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和电影剧本《高山下的花环》第四十二开头两句:“繁华的城市/宽敞华丽的客厅.”这几句话都是不完整的语句,但又有谁说不合乎现代语法,不是句子呢?

三、总强调必须的文章要素,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小说有环境、情节、人物.这些文章的要素似乎成了衡量文章成败的标尺.似乎缺一不可,自然,在学生写作时也这样要求.虽然这是文章最基本的东西,但是也并不是非此不可,仅就小说来看,当今文坛上出现了谈化故事、淡化情节的作品,甚至就干脆没有故事情节.采用散文化了的写法.这样看,这类作品是否就干脆不成其为作品了?人们仍视为作品.当然作为正学习写作的学生们应当首先懂得或掌握文章的基本要素,但我们最好不去过死的限制.我们允许他们在写作中有这些要求,也允许他们没有这些要求,只要把它们所要写的写明白、写好、能服人、能感人就行了.

四、文体的要求与限制,在我们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始终是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为主要训练内容的.不说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就是在各类语言试卷中,我们也不难看到有文体的限制,如总是限制不要写成诗歌.在我们自古就是诗的国度里,诗历来被视为文学的上层艺术,故一谈到诗总是肃然起敬的感觉,似乎是不能轻易为之的,这也是难怪在答卷中有这种限制了.但我们反过来想一想,根据你的题目,无论何种文体,只要能写得好不就行了吗?谁都知道,是内容决定表达方式,是表达方式决定文体,而不是相反为之.然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却偏偏硬性规定必须写成什么什么文体,这样岂不是给学生划了圈么?那么,有圈就会有限制,而限制正是对学生思维与想象的遏杀.

五、我们以往只强调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材料从生活中来,很少提到材料也从书刊中来.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经验之谈.我们稍稍留意就会发现有些文章或作品的素材也是从读中而来的.象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读不但有素材也是从读中而来的.将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读不但有素材可得,而且可启动写作欲.获得启示、感想、联想或想象.倘使我们注重了这点,那么,对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写作兴趣可能会很有好处.现在我们作文命题.

再就是,规定的每周必须的两节作文教学课.其实,这两节课,也可以改上阅读课,由教师围绕一个或几个作文题目去推选几篇文章或几本书来阅读,从读中悟得作法,而后在自己写作欲时再动笔.这样写出的文章是自然的泉水,而自然的泉水当然要比人造的泉水清凉爽口的多.不过,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没有时间的限制也不现实.因为孝卷中的作文总不会让学生等想写了再写,或是马拉松式的写下去.

总之,变革作文教学,意在接近时代.以适应时怎么发表展的要求,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说到底,文章本无定法,有法而又无法,只要把所要表达的表达出来就可.倘若不但清楚的表达出来,而且尚能服人感人甚而是文学艺术作品,那则更好.我们不必死框学生,也要有撒手的时候,让他们的思维、感情的奔马纵横驰聘,也让他们飞龙走蛇,悠然抒写,要收得拢,散得开,其关键在我们教师,我们既要遵守教科书的规范,又要从中解税出来;既要有一般写作常规的训练,又要多少有一点自由和创新.我们作文教学的教和导就在于此.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适应于不断开放改革的现代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