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家庭教育应重视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55 浏览:13436

摘 要:积极情绪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个人的成长,但是在目前的早期家庭教育中,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并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早期家庭教育应该重视对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早期的情绪教育应该是一种预防性和发展性的教育,而不是在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和障碍之后采取的补偿性措施.

关 键 词:积极情绪;家庭教育;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35-02

在“早教热”的背景下,家长们在对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上过多重视智育、强调认知,而忽视了幼儿的情绪体验以及良好情绪的培养.受积极心理学的启示,笔者认为,早期家庭教育应该重视对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早期的情绪教育应该是一种预防性和发展性的教育,而不是在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和障碍之后采取的补偿性措施.

一、何为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是二战后兴起于美国的一股心理思潮,不同于以往以矫正心理缺陷为主的临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关注普通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作为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点之一,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二、积极情绪的功能

在积极情绪的理论研究领域,Fredrickson的“拓展——建构”理论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它着重强调积极情绪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拓展和建构是这一理论的两个核心,同时也是积极情绪的主要功能体现.

(一)积极情绪的拓展功能

积极情绪能拓展个体即时的思维—行动范畴,包括拓展个体注意、认知、行动等的范围.从心理进化的角度来看,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都具有进化适应的价值.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倾向,比如:当个体感到恐惧时,流经肌肉群的血液会增加,做好逃跑的准备,这时个体的思维会被窄化,认知上更专注于目前的状况,以便迅速采取措施脱离险境.

在日常的亲子互动中,家长如果让幼儿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使他在游戏和学习中充满兴趣、具有旺盛的求知欲,他便会产生探究环境的动机,并努力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这样,智力也就不断地得到了促进和发展.由此可见,积极情绪能促进幼儿智能的发展.

(二)积极情绪的建构功能

消极情绪通过窄化个体即时的认知和行为倾向达到使个体避免伤害逃离险境的结果,这一作用是直接的,瞬时的.与之相反,积极情绪是间接的,长远的方式给个体带来各种利益.他能使个体建立起提供自己长期发展的个人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人际资源和心理资源.这些不仅包含了个体自身内部成长所需的关键要素,也提供了个体社会化所需要的资源.

(三)积极情绪的缓释功能

积极情绪的缓释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消极情绪被唤醒之后,能通过修复使自主神经恢复平静,比如可以控制由于消极情绪引起的血压上升、心跳加快等,并使这种异常回归基准线.二是积极情绪可以放松消极情绪对思维的控制,恢复灵敏的思维,消解消极情绪带来的心理紧张,促使个体恢复活力,探求思维—行动的新路径.

三、积极情绪的培养

(一)有目的地培养积极情绪

1.关注幼儿的积极潜力

个体心理拥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方面,不仅可以采取措施使消极方面减弱,而且应该强调积极方面的加强.因此,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多关注孩子的积极潜力,有目的的训练和培养,这将有利于其积极人格的建构.

2.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

任何情绪的产生都是跟外界环境紧密相关的,受外界刺激和影响.良好的生活环境,轻松、愉快的氛围,有利于孩子积极情绪的形成.因此,和睦、温馨有爱的家庭,能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愉快,而充满争吵的家庭会让孩子害怕和压抑,产生害羞、孤僻、自卑、不敢与人交往、不合群等不良后果.

3.以自身的积极情绪感染幼儿

幼儿年龄小,爱模仿,受暗示性强.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应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对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4.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

幼儿在与家长的交往中会获得许多情绪体验的经验,这些情感经验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情绪的理解能力.当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幼儿利用已有的情绪经验与新的进行对照,如果经验是愉快的情绪体验,幼儿就积极而自信地面对新的情境,并决定自己的行为;反之,如果经验是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幼儿就会对新的情境产生排斥和厌恶或恐惧的心理.

5.经常引导幼儿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让他做,或者引导帮助他做一些最近发展区以内的事情,完成这样的任务,幼儿会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认可自己.父母不要让幼儿仅仅在满足吃、穿、需要时才产生愉快、喜悦情绪,应同时让幼儿在完成游戏、学习、劳动任务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帮助孩子应对消极情绪

1.允许并正确对待孩子的消极情绪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产生愉快或郁闷等情绪,每个人都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孩子也不例外.因此家长要允许孩子的消极情绪,当孩子向你表达他的消极情绪的时候,不要阻止,也不要紧张慌乱.最重要的是: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情绪,他都是被允许的,他能自己表达,他愿意与家长交流.

2.防止幼儿产生恐惧、愤怒、紧张等消极情绪

首先要防止幼儿产生恐惧感.幼儿的恐惧情绪,往往是由于客观环境或者成人的不正确教育产生的,比如:把孩子关到黑暗或缺少光亮的地方去,以鬼怪或拐卖儿童的人来吓唬孩子,打骂孩子,避免孩子看到暴力或恐怖电影等.其次,防止幼儿产生愤怒情绪.幼儿的愤怒情绪多是因为他与成人或与其他小朋友的关系产生问题而出现的.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幼儿习惯了在成人的迁就下生活,在平常与成人或小伙伴的交往中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因此成人不应迁就幼儿的不合理要求,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的习惯.最后,要防止幼儿产生紧张的情绪.紧张的情绪往往是与惧怕联系在一起的,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很高,要求严格,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横加批评,幼儿经常因担心家长的批评而心绪不宁,时常焦虑、惧怕.家长不应该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施加压力,而是要激发他对事物的兴趣,引导他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解脱紧张情绪.3.应对消极情绪的具体方法

宣泄法:引导孩子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幼儿处理消极情绪的能力还很弱,如果不加以引导,使消极情绪郁积在心中得不到宣泄,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当然也不能不加控制的宣泄,而是要家长作科学的积极的引导,教给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给孩子宣泄的时间和空间,用心倾听,给予孩子关爱、理解和疏导.


游戏转移法:当孩子产生消极情绪时,鼓励孩子进行游戏,做他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在游戏中提高认知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产生积极的情绪,并且消除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

暂时回避法: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成人对儿童某些行为和情绪的关注,会提高这些行为和情绪再次发生的频率.因此,对幼儿的某些消极情绪,家长采取回避的方式更能减少它的发生.比如:当幼儿因某些不合理要求达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情绪时,家长可以检测装没看见,不予理会,因为此时越理会越会让幼儿觉得这种方法是有效的,成为他日后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积极引导法:引导幼儿从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转化,教给孩子用积极的心态看问题.例如:笼子里的小鸟飞走了,孩子非常难过,妈妈告诉他小鸟也想自己的妈妈了,它飞出去跟妈妈在一起,会很幸福,这样孩子也为小鸟感到高兴,不再难过了.事物都是有两面的,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积极乐观的面对问题,往好的一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