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德育生活化探究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196 浏览:117499

【摘 要】分析德育生活化的意义和必要性,提出高中学生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扩展生活化需求的教育内容,运用充满生活情趣的教学方法,构建凸显生活实际的教育平台,实施多维度的生活化教育评价.

【关 键 词】高中学生德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20-02

德育是人本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目标,我们除了要改善当前的德育方式方法外,还应将生活化理念带入德育中,构建生活化的德育体系,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生活化理念的高中学生的德育,能够将德育理论还原到社会生活中,通过生活现象以及生活逻辑的学习,以具有拓展性与实践性的教育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德育生活化的意义和必要性

德育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约束,德育应该主要是通过集体生活时间得到教育,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表明,教育是内涵于生活之中的过程.因此,在德育中将现实生活作为德育的主要阵地,将现实生活内容作为德育的材料,能够让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探索生活,不断培养自身的道德观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下高中生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德育中,可以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加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德育生活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德育生活化能够拉近德育理论与生活的距离,从生活的层面上关注人的发展,从而怎么写作于学生的生活.德育生活化是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并且设定符合生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从而构建符合高中生实际的德育体系.二是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化德育能够转变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的态度,创造富有生活化气息的课堂环境,提升学生兴趣与积极性,提升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基于生活化理念的高中生德育,能够提升德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激发教师将实践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

二、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一)扩展生活化需求的教育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实生活是实践的唯一阵地.因此在德育活动中,除了采用理论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外,还需要从学生未来的生活需求出发,不断地实践学生的德育理论知识.为了提高德育效果,教师需要搜集生活中的实例材料,让学生能够产生感性的认识,将生活与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理论的重要性,开阔学生思维,提升教育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关注课堂教材的内容外,应根据教材搜集生活实例,通过报纸、期刊等资源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将生活内容与理论结合起来,提升对生活的思考能力,并且同时了解到书本的知识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和学生讲到社会公德心时仅仅只是从理论层面来阐明这部分内容并不太具有感染力与说服力,为了让大家对于社会公德心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素材搜寻一些好的视频片段在课堂上给大家播放.当学生看到这些和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各种场景,看到人们的各种行为时,大家非常直观地体验到社会公德心的重要性,自身的这种意识也一点点在内心深化.这种生活化的且十分灵活的教学模式显然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作用.


(二)运用充满生活情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是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将生活主题导入课堂,采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高中生的德育,除了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外,应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营造和谐、活跃的氛围,采取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实现人人有进步、个个获成功的理想效果.德育的生活化,以探究教育为主要的教育方式,鼓励教师与学生或则探究相关知识,将被动式接收变成主动性思考,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中,将学生的主题活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对生活的影响,改掉乱丢垃圾的坏习惯,并且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人人有责,从而达到德育的升华.此外,还可以将这种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拓展与延伸.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思辨能力,自身的是非判断标准与价值体系也基本形成.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往往也有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结合这个教学主题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让大家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来探究当前社会的整体环境污染情况,然后每一个小组可以自行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可以是大气的污染、水体的污染、土壤的污染、光污染等,让学生通过课下的研习探讨来进一步获知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并且找寻相关的治理对策.这个过程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的内容和生活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相信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会更为深化.

(三)构建凸显生活实际的教育平台.为了提升德育效果,应加强德育平台的建设,构建课堂、校园、家庭以及社会的生活教学环境.个体对信息的接受能力不同,而且外界环境对于学生的思想水平影响很深,因此加强生活化教育平台的建设,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了创造能够提升学生品德的校园环境,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定期举办文明卫士执勤、校园文化周等活动,选取生活中的教学材料,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创造具有文化气息的生活化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德育效果.以校园为平台来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得以发挥.例如,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挖掘文化节中的德育素材与德育资源,并且展开合理的利用.如果文化节的主题是探讨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们反思自己和父母间的交流沟通,进而培养学生对于父母的孝顺之情.如果文化节的主题是对于生态资源的探讨,这个主题则能够很好地展开对于学生的环保教育,让学生具备更为先进的环保理念.

(四)实施多维度的生活化教育评价.传统的德育具有较强的政治目的与功利性,教育偏向于理论性,应用性较少.德育的生活化应该着重构建适应生活的评价体系,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改变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标的德育,而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在德育中,引导学生挖掘自我存在的价值,不断增强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更为多元同时更为人性化的教学评价.例如,对于学生的课外实践成果教师要综合评判,除了要看到最后的结果,也要看到学生在完成这项任务时是否有所进步.如果是在自己已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即使完成的学习成果并不理想教师也应当充分给予肯定与认可,这是学生的一次很有意义的进步.此外,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从大家的行为习惯中能够很直观地流露出学生在某些道德准则上的缺失,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育教学机会,教师在看到学生身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后要及时指出.并不用给予学生过多责备,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让大家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做出改善,这样的评价方式往往更为奏效.

基于生活理念的德育,需要以高中学生为教育主体,并且从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德育本身的规律出发,明确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构建适应于学生发展的德育平台,以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方法以及多维度的教育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对更高层次的理想道德和生活水平的追求,真正让他们在学习中做到知识吸收和生活应用相结合,增强他们走出校园适应社会需求,处理实际问题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责编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