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中的“生活教育理”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80 浏览:11554

通过剖析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揭示了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主题教育中的有效运用.从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编制探索生活的网络、设计源于生活的内容等三方面阐述了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主题教育中是如何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从而优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主题教育生活教育幼儿在陶行知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中,“生活教育”理论像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革新精神和民族特点.而主题教育即将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它更能让幼儿全面和谐的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幼儿成为主动积极有效的学习者,是学习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实践,将生活教育的理论自然地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针.

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的;“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的,那么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我将这一理论引入到主题教育中.

一、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

主题的选择应考虑该主题是否贴近幼儿生活,能否引起幼儿兴趣,而不是“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为了防止内容过大、过空、过于抽象,我充分利用幼儿园和家庭、社区现有的资源,采用综合主题活动的形式,把幼儿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水、空气、土壤、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等以及幼儿周围真实存在的问题作为幼儿感知的材料、关注的对象、保护的目标.早在1923年陶行知就提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以幼儿的生活为课堂,特别强调“在生活中的教育”.采用了《水的用处大》《小鸟,我们的朋友》《每一天的垃圾》等主题.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出发,做到“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

二、编制探索生活的网络

陶行知先生说:“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在实际生活里问津的人,必定要破除成见,避免抄袭.我们要运用虚心的态度,精密的观察,证实的试验,才能做出创造的工作.”主题确定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以该主题为中心扩散,编制探索生活的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主题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幼儿以后学习和探索的主题;主题网络中的每一个分点都可以成为满足幼儿需要的研究方向.“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中心”,所以编制的网络主体由教师确定,但在主题网络实施过程中,网络仍围绕着生活向外扩展和延伸.向何处扩展和延伸,或者网络不向何处扩展,都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议而定.

小鸟是幼儿周围生活常见的小动物,学校、社区、家庭都能看得见.让幼儿关注周围的小鸟,知道鸟类是我们的朋友,应该爱护它们是这一主题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鸟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是本主题网络的第一触节.继而幼儿会在电视上、图片里去找关于鸟类的资料,借助鸟类标本等认识本地主要鸟类的品种、生活习性、鸣叫声音等.再学一学,模仿鸟叫,欣赏乐曲《苗岭早晨》中的鸟叫声等.这些延伸活动都是在幼儿自觉、自愿、自发的情况下完成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进更高的境界.”

此外,“小鸟最爱吃什么”“给小鸟安个家”“我还能为小鸟做什么”这三个网络触节也向下、向左、向右纵深,形成了认鸟、爱鸟、护鸟这个整体的环境教育方案.在编制主题网络时,涉及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体能等各个发展领域,将故事、绘画、手工、音乐、游戏等方面的内容融为一体.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在《谈生活教育》一文中说的:“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三、设计源于生活的内容

主题网络编制确定以后,方案进入实施阶段.整个活动的过程、内容和形式都应沿着满足幼儿需要的研究方向走.内容的细则和形式的种类应以“生活为中心”,因为“生活教育之定义等一是生活之教育;二是以生活影响生活之教育;三是为着应济生活需要而办之教育.”所以,我针对幼儿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事物制定了一系列源于生活的主题内容.

我以《每一天的垃圾》为例进行阐述.先确定教学目标,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入更高的境界.”这种对“自觉的生活”的要求便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在这儿,“生活”不是随意的,杂乱无章的,它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是一种“智慧型的生活”.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也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切入:关注生活每一天产生的垃圾,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自觉减少垃圾量,反对乱扔垃圾,积极参与妥善处理垃圾的各类活动.

在材料准备上,也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这一观点,我指导幼儿观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事先布置幼儿在家长帮助下统计垃圾的来源、数量、种类,填写垃圾调查表.然后,在幼儿园或家附近选择一处适合进行实验和清理活动的场所.每人发一把小铲,装垃圾的废旧纸箱和手推车等.为把幼儿培养成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手脑双挥”式的孩子,让他们动起手来,“教、学、做合一”.

实施活动过程中通过考察、讨论及环保活动,使幼儿了解乱扔垃圾和垃圾露天堆放的危害,积极参与正确处理垃圾的活动,反对乱扔垃圾.再通过动手,学会将垃圾分为可腐烂与不可腐烂两类,培养幼儿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施以上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不仅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而且,“教育真正通过生活才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也为教师和儿童提供了背景,只有在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伟大理论指导下,主题教育才能切实可行的开展.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引导幼儿接近生活、挖掘生活、感悟生活,才能促使幼儿热爱生活、创造生活,担负起历史与社会赋予他们的伟大使命!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