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数学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532 浏览:69338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转化学困生,尤其从心理角度出发,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采取恰当的教育对策,使学困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克服心理困扰,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合群等的健全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既是学校教育研究的必要工作,又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 键 词 :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169-01

学困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1963年提出的.这类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也称为“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特殊学习缺陷”或“学习障碍”等.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而无明显缺陷的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和环境方面的原因,使学习能力的获得或发展产生障碍,学业成绩明显落后于正常学生,表现出经常性的学业成绩不良.

学困生的成因较复杂,有家庭、社会、学校、个人等诸方面的原因.

1.家庭方面原因有

一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包括从小溺爱到大、任由发展,小时宠爱、长大不服管教,粗暴教育如棍棒教育下造成的逆反性格等;二是家长言行失当,个别孩子家长,接触黄赌毒,语言行为不文明、不检点,给孩子构成了极坏的影响;三是家庭变故因素,单亲、父母离异、父母双亡、隔代抚养等无不给孩子健康成长投下阴影.

2.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师有形或无形的歧视,虽然现在教育部门已明令禁止歧视学困生,但曾经的伤害和可能存在的无形(无意)歧视不能说荡然无存;二是教学的偏差,给学生一样的要求与标高,有的学生会跟不上,出现知识断层,而教师并没有及时改变为因材施教,强化个别辅导;三是自新失败,一次失败无人指导,再次自新失败无人安慰,总是在失败的恶性循环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3.社会环境方面

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渗透与影响,如大哥意识、迷恋网吧等;二是当前经济意识日趋浓厚,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经商、打工,出现留守母亲、空巢家庭,而一些单独在家的母亲很多不能很好的管好子女,委托监护人的很多更是监管不力.

4.个人自身方面

一是思想不明,结交损友;二是身体状况不佳,影响学习;三是智力发展与生理发展不同步,智商欠缺.

综观四个方面的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把学校因素与家庭因素列为重点,并以此促进个人的发展,抵御社会的消极影响.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特别是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低年级学生,教师只有针对学困生的成因及学生心理特点,制定转化学困生的相应教育策略,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各种心理素质的训练,才能使学困生懂得了如何摆脱困境,面对现实,承受挫折,努力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强者.在实践中,我们不妨采用以下教育策略:

(1)把握关爱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学生.”学困生生活在受人歧视和嫌弃的阴影里,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心,久而久之,就与同学和老师在心理上产生对立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努力为学困生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精神氛围,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转化学困生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坦诚无私的爱,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能使师生关系融洽,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但,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要爱而不宠,褒扬有度,对于学困生的缺点要严格地进行指导教育,不能一提到正面教育和热爱学生,学困生身上的缺点就一眼闭之,这样做反而是害了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细微处捕捉爱生之道,从管理中探索育人之径.

(2)寻求需求点.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有需求,这是人们心理上的共同特点.抓住了学困生的需求点也就抓住了走进心灵的关节点.比如,离异家庭学困生最缺少的是亲情,他们的需求点:家庭的温暖,成功的喜悦,别人的理解同情.教育者要适时抓住他们的需求点,在班级中创设亲情氛围,用亲情和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温暖.为此,需要要用动态的眼光来了解学困生,判断他们发展的动向,对于学困生的优点和长处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3)抓住闪光点.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通过实验发现,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表扬激励的运用极为重要.许多学困生,并不是差在先天素质上,只是由于过去的不恰当教育,使他们产生了心理障碍.“一个教师的神圣天职,就是要别人对差生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仍然能满怀信心和希望,就是要善于发现连学生自己都未曾发现的才能,给予明确肯定、扶植,使之发扬光大.”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这是一种比什么都强大的激励因素.一旦学生真正地相信自己有学好功课可能的时候,就将会创造出几乎连他自己都估计不到的成绩来.

(4)培养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鼓励他们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实现自我激励.

(5)适当偏爱点.教师对“学困生”不能和优秀学生一视同仁,要有点“偏爱”:课前辅导他们掌握好与新课有关的知识,使“学困生”与其他同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为掌握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堂内多关照,用关怀的目光多看他们几眼,对他们多提问,多板演,多鼓励,巡视作业时多在他们身边停留一会儿;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特别留心“学困生”的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当面辅导,课余时间常与“学困生”谈心,多做些调查,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6)找准渗透点.“心病”还需“心药”医.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德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尤其是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扩大心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心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比如对待早恋学生,要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尽量与他(她)同一角度考虑问题,竭力避免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在班集体中,要营造气氛,优化环境:提倡男女学生之间正常交往和交流,多开张一些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让男女学生在互帮互学、团结友爱的气氛中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审美情趣,树立远大理想.

(7)立足结合点.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结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教育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虽然学校占主导地位,但是单靠学校一方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学困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只有真正为学困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学困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否则,就会出现“学校+家庭+社会等于0”的现象,转化工作将有可能功亏一篑.

(8)克服困难点.“反复”“缓慢”是转化学困生的难点.这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树立“进步就是成功”的观念,抓住关键,促其转化,并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持之以恒,帮助学困生逐渐克服不良习惯,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实践证明,通过运用上述“学困生8''点''转化法”,学困生的转化效果喜人.实验对象普遍表现出自信心增强、热爱学校生活,行为习惯明显转变,自理能力明显增强,学习成绩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个性、特长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