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浅探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902 浏览:129771

一、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 金融生态的内部因素的制约

1. 金融机构信贷管理制度的约束.一方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了贷款集中管理模式,上收了贷款审批权限,弱化了县域金融机构经营能力及信贷投放力度,县级支行对本地区的中小企业贷款只有调查权,没有审批权,信贷员变成了“带信员”.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评级严格,县域企业大都难以满足银行的要求,受贷款条件的限制,县域企业基本上得不到银行的支持.

2. 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的错位.近年来,由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的加强,在贷款制度上实行了“终身责任制”,对发放的贷款一旦形成风险,就追究信贷人员的责任,轻则扣罚工资、奖金,下岗清收,重则降职、撤职,严重挫伤了县级信贷人员的贷款营销积极性,导致县支行普遍产生了“惜贷、惧贷、慎贷”的情绪.

(二) 金融生态外部因素的限制

1. 社会诚信环境欠佳,信用观念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是还款意识差,二是征信体系建设滞后,缺乏信用激励、惩罚机制,三是提供虚检测信息,套取银行贷款,给贷款清收带来难度.

2. 地方利益驱动,金融意识不强.县域普遍存在着“轻银行,重招商”的急功近利思想,只关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多少,而对当地金融运行环境、信贷资产质量、抵债资产处置等漠不关心.

3. 金融发展环境欠优,缺乏支持平台.县域经济的缺陷是总量小、信贷有效投资不足,银行优质客户少,信贷资金缺乏投入点,加上地方政府引导和怎么写作的职能不到位,在产业发展中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项目、产品、技术等市场信息怎么写作不够,县域经济增长质量较低,金融发展缺乏支持平台.

二、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以政府为领导的、社会广泛参与的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工作机制

要加强怎么写作型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减少对银行正常信贷活动的干预,建立良好的信用维护机制,制止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发生,支持银行处理不良资产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搭建政银企协作平台,促进了解和合作.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和相似度检测体系建设

继续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推动农村信用环境的根本改善.培育和规范多元化的信用主体,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开辟多种抵押担保形式.积极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由地方政府牵头组建符合县域经济需求的政策性担保公司,并鼓励建立民间出资的商业化担保公司和会员出资的会员制担保公司,分散和化解银行信用风险.


(三)完善农村金融怎么写作体系

继续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完善农业发展银行运行机制,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促进其转换经营机制,实现农村信用社自身良性循环,发展农业保险,分散农村信贷风险,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保障农户存款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和规范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种金融需求.

(四)形成农业信贷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要推进体制创新,建立风险与收益相适应的农村资金投入增长和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改进支农金融怎么写作,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和谐发展.商业银行要加强资金流向引导,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支持农村具有还款来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内中小企业发展.

(责任编辑 耿 欣)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