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经贸低速增长态势应略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02 浏览:12424

2011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普遍低于预期,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在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日本大地震、汇率波动、政治局势动荡等因素影响下,2012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创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新低.从2011年开始出口增速在逐渐下滑,由年初的37.6%下滑到年底13.4%,2012年3月出口增速下滑至8.82%,尽管2012年第2季度,出口略有好转,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达到9.2%,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但与之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仍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贸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出口贸易增速的放缓和外贸环境的恶化,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稳定出口增长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声音,为此,应尽快研究提出应对措施,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一、对外贸易走势:增速低位徘徊或将成为常态

据国家商务部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0%.其中,出口9543.8亿美元,同比增长9.2%,由此前的两位数迅速下滑至个位数;进口8854.6亿美元,同比增长6.7%;贸易顺差为689.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顺差449.3亿美元).从一季度日进出口频次来看,中小企业日均进出口频率为1.1次,同比2011年第一季度1.2次下跌0.1个点,下降近一成.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590.89亿美元,同比下降2.96%.自2011年11月开始,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连续6个月下降,到今年5月出现0.05%的微幅增长,但6月又出现同比下降6.87%的状况.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截至2012年5月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信号图显示,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平稳发展,而2012年2月开始转向偏冷.这也许是我国外贸转入低速发展期的一个信号,预计外贸低速增长或将成为常态.这种常态主要源于四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从对外贸易的外部环境来看,全球经济放缓,外需受到影响.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是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当前,这些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恢复期,经济缺乏自主增长动力,面临高失业率和通胀上升的压力,同时欧美深受主权债务危机的困扰,欧债危机逐步从边缘国向意大利、法国等欧元区核心经济体蔓延;日本在金融危机恢复期内又受到大地震影响,经济表现同样乏力.即使将出口市场向新兴经济体国家拓展,当前新兴经济体也因受制于通货膨胀高企的压力,普遍采取紧缩的调控政策,进口和经济增速也出现明显回落.全球经济放缓已成共识,世界经济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还需要一段时期.


第二,从国内环境和企业自身来看,一方面,随着国内劳动力和生产要素不断上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导致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削弱和消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另一方面,2012年美国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疲软态势也仍将持续,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虽可能双向变动,但总体仍将保持小幅上涨态势,即使一段时期内汇率停滞在某个区间内,由于债务危机使得欧元兑美元有20%左右的贬值,这将使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会比标准情况下有更大幅度上升.从而挤压出口企业利润,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这种成本上升和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企业的影响也会持续一段时期.

第三,近期美国提出的重塑制造业会导致制造业回流,未来将会逐步减少对中国制造业的外包贸易,同时出于对中国威胁的战略考虑,欧盟等国家也正在将部分制造业进口向其他国家转移,国际竞争加剧,从而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摩擦增多,中国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和目标国.美国近年来对中国产品的贸易调查已从单纯指向的反倾销调查演变为同时指向政府政策的“双反”调查.以光伏产业为例,2011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发起 “双反”调查,随后2012年,德国太阳能经济联合会也准备在欧盟27个成员国向中国光伏产品启动“双反”调查.美国等发达国家除了在“双反”调查加大贸易保护力度外,还会加大涉及知识产权调查、新能源调查等新型的贸易保护政策的运用.这将使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第四,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东海、南海及同周边国家政治局势的紧张,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2012年我国将GDP预期增速调整为7.5%,外贸势必会伴随适当减速.同时基于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外贸缓慢增长的表现,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考虑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政治动荡等因素影响,预计2012年下半年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外贸低速增长或将成为常态.

二、外贸低速增长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加工贸易比重较大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被高估,出口增速下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没有名义上那么严重

在国际贸易中,我国是世界出口第一大国和进口第二大国,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是具有重要地位的.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根据外贸依存度来判断进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的贡献和影响程度.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对进出口的依赖和对外开放的程度.一般计算的外贸依存度是由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得来的,称为名义外贸依存度.据此计算,中国外贸依存度在1986年的时候为25%,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2003年我国外贸依存度首次超过50%达到51.9%,2006年达到67%,较2001年提升28.5个百分点.自2006年以来,外贸依存度总体呈现回落态势,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11年我国进出口外贸依存度为50.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26.1%,进口依存度为24%.似乎从名义外贸依存度来看,进出口贸易已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对中国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认识外贸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能简单的看名义外贸依存度,应综合考虑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比如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不断增长、GDP结构不同于发达国家、汇率变化等因素.进出口贸易总额是由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组成,对外贸易中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是不同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交换,在贸易额上存在重叠性.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据1/3以上,加工贸易通常指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方式,即从国外进口原料或零部件,在国内进行加工、装配制成品出口到国外市场,其特点是进口额和出口额都很大而增加值却很低.海关在统计时,未剔除进出口器件和零部件的,等于高估了出口贸易额,这样就是使进出口总额被高估,据此计算的外贸依存度也必然被高估.同时,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同,出口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贸易结构,也会对总体外贸依存度的计算产生被高估的影响.有人测算,剔除加工贸易等因素影响后,中国的实际外贸依存度会有明显下降,大致会降到30%左右.这与美国、日本的外贸依存度大致相当.据此,外需萎缩,出口增速下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没有名义上那么严重,应该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