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一肩,赤子情怀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28 浏览:9290

摘 要:本文在品析北宋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时,首先详细阐述了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正确理解全诗的主旨,对诗人在诗中所用字、词、句的精妙意境进行解析,总结出当时王安石家园一肩的赤子情怀.

关 键 词 :古诗品析 主旨 赤子情怀

前言

读北宋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乍看明白如话,仔细阅读以后才发现字字珠玑,堪称诗中上乘之作,心灵被诗中那一腔报国情怀和对故乡的深沉挚爱所震撼,被作者那含蓄、隽永、匠心独运的表现手法所深深折服.

一、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

要想读懂《泊船瓜洲》这首诗,品析诗句内涵,把握全诗的主旨,就要从诗人所生活的时代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入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少时跟随任江宁府(今江苏南京)通判的父亲来到江宁,从此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视金陵为第二故乡,其生活的时代正处在豪强兼并,国家内忧外患的时代.

王安石不仅是文学大家,而且是一位锐意改革的思想家和政治家.21岁时考中进士,多年的地方从政经验,使他比较了解当时北宋王朝的社会积弊和民间疾苦.面对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他感到国家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励他奋笔疾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在这份洋洋万言的“言事书”中,王安石概述了北宋中叶,国家在政治、吏治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总根源,大胆提出了革新除弊的主张.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从公元1069年开始的十余年中,主持了以“富国强兵”为主旨,涉及农业、商业、军事、文化教育、科举等方面的全面改革.由于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官僚的利益,因此从一开始就遭到豪强及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新法推行不久,王安石很快被罢相,他只得怀着一腔无奈与忧愤回到故乡金陵.


由于国家的内忧外患、形势危迫,宋神宗不得不排除阻力,再次取用王安石继续推行变法,《泊船瓜洲》一诗就是王安石再次拜相后,由故乡金陵北上赴任途中,在瓜州停船过夜时写下的.全诗虽仅有28字,却将诗人复杂的感情含而不露的浓缩在其中.此时此刻,诗人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只能从诗面入手去窥探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国家积贫积弱,第一次变法与豪强和保守势力的激烈较量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再次主持变法虽有一腔豪情,前途终归吉凶难卜.几十年的宦海沉浮,对故园的眷恋一齐涌上诗人的心头,可是不变革,国家就只有死路一条.为了国家的利益,王安石还是义无返顾的踏上了北上之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诗人此时此刻心境的最好写照.

二、全诗品析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千年前的那个月光之夜,诗人伫立于船头,他望到了对面与瓜州仅一江之隔的京口,心中想到京口到钟山“只隔数重山”,在这明白如话的诗句中,诗人仅仅是要告诉我们瓜洲与金陵的距离很近吗?显然不是.在古代由于舟旅不便,从“京口”到“钟山”,可谓山高水长,可是诗人为什么用“间”、“只隔”等字眼来描述家乡近在咫尺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理距离.诗人不是刚刚离开故乡来到瓜洲吗?为何才离开就想起故乡来了呢?可见诗人心底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是何等强烈!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心里都装着家乡.这联诗句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既点明了诗人北上赴任的时令,正值草长莺飞的春天又暗寓神宗皇帝第二次取用他为相,重新领军改革事宜.诗人仿佛看到了改革给国家带来勃勃生机,古老的国度又将焕发青春的活力.而诗句中的“绿”字,更是诗人的传神之笔.相传:当初王安石曾用过“到”“过”“入”“满”等字,均因缺乏含蓄与韵味而被诗人舍弃,最终才敲定富有传神的“绿”字.在这“绿”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春风吹佛下江南大地草萌木发,生意盎然的无边春色.这一炼字佳话被后世的人们所津津乐道.也让我们也看到了王安石为人从不苟且,追求卓越的品质.“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是对全诗的总结,是诗人眷恋故乡的自然流露.它将诗人的感情推到最高峰.此时,诗人仰望星空,只见明月当空,银辉满地,不禁想到古往今来月圆一直寓意着家人团聚.可是,一想到眼前的情势等不由得从心底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呢?“何时”“还”交织着对改革前景的憧憬与担忧,对国家忧患的担当与挥之不去的故园情结的复杂情感.

三、结语

《泊船瓜洲》藏大雅于俗,处处流露出家园一肩的赤子情怀,非诗坛巨子不能作.综观诗人兼政治家王安石的一生,他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甚至遭到对手的诽谤.晚年曾借咏明妃发出:“人生失意无南北”的慨叹.但他的变法事迹早被载入史册.他在文学、诗歌上所取得的成就一直受到历代文人的景仰.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