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会计监督弱化的

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974 浏览:117121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会计秩序逐渐混乱,会计资料紊乱,隐匿谎报比比皆是,会计监督失控、违法乱纪严重.我国当前会计工作存在的会计秩序混乱现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如何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监督,以使会计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及相对应的措施等方面来阐述解决会计监督弱化的方法.

关 键 词 :会计监督 内部监督 国家监督 社会监督

古人云: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不足以谋一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强化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是一项战略性的规划.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减缓,各种诚信危机以及制度危机暴露得日益明显.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相继实施.“三套马车并驾齐驱”为促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而监督与控制已成为全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查检测、打检测只会伤其皮肉;而强化监督与控制才是寻根溯源的本质手段.

一、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

(一)内部因素的影响

1.会计人员定位造成监督不力

会计人员的劳动关系通常情况下都隶属于其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大多数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管对与错都服从领导的指令,加上现时对会计人员权益方面的保障尚未完善,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监督作用的发挥.

2.内部监管有限

多数企业的内审机构形同虚设(或者根本就没有内审机构),能真正起到监管作用的极少.

3.企业缺乏良好的分配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劳动在再分配过程中没有得到相应价值的劳动报酬,致使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从而不能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责.

4.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职业道德教育

我国会计从业人数众多,但整体水平不高,大多数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会计学习;且有部分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为了自己的私利或迫于领导的压力,报检测数、做检测账,公然舞弊.

(二)外部因素的影响

1.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不健全

作为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应该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执行部门会过于偏重自身利益而忽视了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和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放弃原则、刁难被检查和监督单位等行为,这些现象实际上是国家监督职能的弱化.另一方面,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造成了我国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挂靠在各主管部门,在这种主管体制下,会计师事务所难以不受干预地独立、公正执行业务,其监督职能必然受到诸多限制,弱化了其自身应承担的社会监督职能.

2.干部考核制度不完善

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虚报浮夸等问题,大都与领导人的利益、政绩驱动有关,实行会计监督的阻力也往往来自于单位领导人.但在进行会计监督检查中,被追究责任的往往是会计人员.

3.管理疏漏

是财政、税收、审计等部门进行帐务税收检查的重要依据,在企业的财务、会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来源广泛,监督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4.法制教育薄弱

会计监督队伍中有部分人的法律意识比较弱,往往为了一时的私利而不顾自己的职责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做出违法乱纪的不法行为,而社会对其处罚的力度又不大,不能从根本上纯洁监督队伍.

二、解决会计监督弱化的对策思考

针对会计监督不力和弱化的原因,要想强化会计监督,发挥其在财务工作中的作用,本人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实行会计委派制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一是要完善和强化内部监督,巩固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二是要针对个别单位会计基础薄弱的现状,施行会计主管人员委派制制度,减少违纪现象的产生.

(二)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建立产权清晰、写作技巧关系明确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需要有健全的约束机制、规范的账务管理为核心的科学管理制度为后盾.企业应结合自己的经济业务特点,建立内部控制具体准则,将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纳入控制制度的轨道,以利于加强内部会计控制、防止贪污舞弊行为.

(三)完善分配机制

分配机制是否公平、公正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完善分配机制对强化会计监督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各阶层人员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广泛宣传、贯彻和实施新《会计法》及其他法律法规,鼓励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形成能促进会计人员爱岗敬业、客观公正、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只有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有扎实的业务技术基础和可靠的思想道德保证.

企业各阶层人员也应参加新《会计法》及其他法制知识的学习,增强大家的法制意识;特别是单位负责人更加需要学习,要知法、懂法、用法,应具有承担会计责任主体的思想观念,在日常工作中,单位负责人要坚决支持和保护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强化国家监督、社会监督职能

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有关单位的会计工作、会计资料实施的监督检查.各单位必须依法接受有关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监管手段,必须充分发挥其各自的职能,使企业运营和社会经济能够向着有序、良性的方向发展.

(六)完善管理制度

必须完善的管理,一定要依法购写、填写、审核,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切实做好对各种的监管.

(七)重视制度文化及诚信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一种非正式的规范,潜移默化、根深蒂固,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建立制度文化具有一切行政法律和法规不可替代的基础功效.诚信文化是公司治理之本、是会计行业的道德底线、是所有违法违规事件的关键症结所在.这些无形的管理手段和措施,能使监督者对被监督者有进一步透彻的了解,才是深层次的管理职能发挥.相反,如果会计监督只局限于有形制度及措施的表面存在形式,将无法实现企业管理控制的根本目的.

(八)加强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

实际工作中,一些会计人员丧失原则,贪污挪用公款公物、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等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之一就是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只有使会计人员相互监督,依靠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集体力量,才能保证财经法规在单位的贯彻执行.建立会计人员流动制度,逐步实行定期轮岗制和末位淘汰制,这将会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

总之,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必须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单位负责人及社会、国家监管机构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上加大监控力度,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等,才能保证会计监督的质量,真正改变会计监督弱化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