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群体简化太极拳教学实验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63 浏览:18061

[摘 要]本文通过对随机抽取的60名社区老年人实验者采用分组教学实验,进行为期二个月新教学方法(“入境-三调法-三步走”),证明了本套教学方法对老年人学习简化太极拳(特别是入门练习)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效.教学方法的改进使93%的老年人在较短时间内能较快的掌握简化太极拳的技术要领,77%的老年人能掌握太极拳动作、意识、呼吸三者之间的关系,66%的老年人有较强气感的体验,实验证明本教学方法比传统的教学效果更明显.


[关 键 词 ]社区老年人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516-01

1.实验的设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对高新区、牛街庄铁路小区有经常锻炼习惯但未学习过太极拳的老年人进行随机抽取,然后随机分成两个班,总人数为60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人,男女平均.实验地点:昆明市高新区广场、牛街庄铁路小区篮球场.时间:从2012年3月5至2012年5月5日,由本人亲自带领分班分次训练.两班同时进行八式太极拳统一短时间教学,结束后进行考试,用T检验的方法对样本检验,试图证明A、B两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是否有差异.

由表1.1看出,在95%的置信区间下,p等于0.571>0.05,两样本方差相等.由表1.1数

据得t等于1.054,t0.025(154)等于1.984,1.054<1.984,可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均值差异在95%显著水平上不显著.两组学生的在学习能力在实验前没有显著差异.

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实验前成绩的差异检验,可以得出结论:本研究在实验前抽取的两个班在实验前,他们的均值无显著差异.即他们的学习能力在实验前没有显著的差异.

1.2 实验方法

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教学,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的实验法,对照组即A组采用常规传统教学,实验组即B组采用自己设计的太极拳教学模式教学(16节课学完24式太极拳,每节课90分钟).

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太极拳套路演练进行打分,并进行直接的询问笔录,让他们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同时,对他们的生理机能进行测试,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1.3 实验方案

1.3.1 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

教学设计(Instrutional Design)亦称教学系统设计,“它是运用传播学、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学媒体论、系统论等相关学科的观点和方法,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点、经验、风格以及现实可能条件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评价与修订方案的系统的过程.它既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①

由它们的定义可知,不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设计,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都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根据简化太极拳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

1.3.2 一次单元课的布局结构图

太极拳教学以封闭式教学为主,是自我体验式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练习时通过肢体动作的运动,心理思维过程达到练拳的目的.

本研究认为,入境是太极拳初学者从心理上入门的关键,入境快慢程度决定了对太极拳心理感受的快慢.只有对心理上进行一定的干预,随后的教学将变得更加高效.

本研究在每次单元课程中注入“三调”法教学,来提高学习者入境的速度.

三调教学(即“调身”、“调心”、“调息”)的练习来提高教学效果.具体的的做法是:“调身”,即调整身体状态,包括生理的姿势、形态、运动.以静态的桩功为主,使身体处于安静的状态之中;“调心”,即调整心理状态,达到心平气和的良好状态;“调吸”,即处理好呼吸与动作之间的关系.以上三者之间是互为补充的,每节课通过大约十分钟的练习,就可以使一个练习者在身心两方面达到较高的状态,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强化,提高太极拳水平.三调法也是教学目标中完成情感领域和认识领域目标的前提(见图3-1).

在一次单元课中,以三调法作为第一步,即准备部分.然后在基本部分中,分为两部分,即第二步(1),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包括七项单个动作技术练习模式,在每次课都进行“野马分鬃、搂膝拗步、揽雀尾、单鞭云手、左右蹬脚、左右下势独立、转身搬拦捶”七个动作技术教学;第二步(2)为学习新动作练习,并与下次课程形成衔接,第三步,为结束部分.

1.3.3 太极拳练习阶段划分图

在太极拳的系统化教学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这就是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可使学生明确的知道练习的方向.邱丕相教授把太极拳练习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求形、求劲、求化.杨瑞彬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进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将其划分为求形、求息、求意和意、气、动相结合共4个阶段.魏得建在他的硕士论文《探究教学方式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中把练习太极拳的阶段划分为,懂法―明理―求意三个阶段.

不论怎样划分,太极拳的练习过程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同时,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划分.阶段的划分是建立的练习太极拳架的基础上得来的,是功夫成长不同阶段的表现(见图3-4)..

2.实验结果分析

2.1 通过以上实验,两种教学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太极拳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入境-三调法-三步走”的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方式取得的效果,而且效果显著.

2.2 此种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老年人学习的效率,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同样单位时间内用此方法,老年人学习速度明显提高.

2.3 通过“入境-三调法-三步走”的模式教学,能提高老年人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还对老年人群体社会适应能力有所提高.

2.4 “入境―三调法―三步走”的教学方式是本研究在本文中通过对教学理论以及对太极拳的特征的分析总结出来的,经教学实验证实该教学方式在太极拳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5 此种教学方法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但适应于少数人员的教学,更适合多数人员的群体教学,能适应现代太极拳教学发展的需要,满足老年人群体教学的需求.

2.6 从学习的效果上来看,本方法提高了老年人群体的学习效率,使得老年人不仅从技术上、拳理上提高明显,而且从心理、生理、社会适应等方面也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