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导学案的设计和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10 浏览:20136

【摘 要 】“导学案”既是学生自学、交流的学案,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教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导学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探究性原则,我们一定要用活教材,用活学案,在注重传统的“双基”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一切做好充分的预设准备,处理好现场的生成问题.

【关 键 词 】导学案,自学交流,组织教学,预设准备,生成问题

随着课改热潮的推进,教学方式有了质的改变,在教师的讲授为主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的新课型下,教师的教案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也要进行改革,而导学案就是顺应时代需求的产物.数学导学案如何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又如何应用,我根据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现简单介绍,有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导学案”既是学生自学、交流的学案,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教案.教师在设计时要注意:

1.“导学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切实可行又不违背教学目标的学习目标.所定的目标要让学生清楚明白的知道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就行.要浅显易懂,毕竟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

2.“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具有学法指导性的问题串

使学生依据问题能够自学以及交流,我们称它为学习提纲;在学习提纲中要提供例题的思路分析.

根据学生实际、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制定具有特色的学习问题串.学生依据所出示的学习提纲自主学习,然后依据学习提纲内容小组交流互动,形成小组共识,最后展示给全班,若达到一致认同,就是我们收获的学习成果,若有疑议,全班成员共同交流,教师也参与进来,给学生方法的指点或思路的点拨,最终形成知识与方法的大共融.特别的,在处理课本例题时,可以拟写例题分析,这样能降低例题知识点的难度,又能突显例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思想方法.比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平行四边形(3)中这样处理例题的:在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这个性质中,课本90页所作的辅助线是〖CD#5〗,这样做的目的是使DF等于〖CD#5〗,然后只需证明〖CD#5〗,也就证明了DE等于1/2BC.因此,具有科学的、有启发性的学习提纲,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上不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散发出我们期待看到的学生应有的活气与灵气.

3.“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针对性习题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编写基础性知识性的习题,使全班同学都能掌握,达到学有目的,学能检测.当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检测内容,因情况而定,不为模式而限制,在任何环节中都要体现教师的能动性,这也是课堂中离不开教师的主要因素之一.

4.“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即一课时一学案

在设计学案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4.1 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设计都以学生为中心.

4.2 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给学生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启发、技巧的提升等.

4.3 问题性原则:以问题串的形式设计,可以是填空,可以是思考题,也可以是辨析题,或问答题等.

4.4 层次性原则: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比如设计时要有基础题、技能题、拓展题等.


4.5 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比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学生自己出题,质疑探究等.

在我校设计的导学案中,主要格式为:

(1)大标题是:绥德县辛店中学“6+1”导学案——写在八开纸最上的正.

(2)左上角依次是:班级、科目、编号、主备人、备课成员、授课时间、课题、审核人.

(3)学习目标.

(4)学习提纲.

(5)教师导学:这一环节与学生的学习提纲并列进行排版,学习提纲占五分之四的空间,教师导学占五分之一.教师的课堂组织程序和预设问题都可以写在这一栏内,充分体现学案的教师的“导”这一作用.

(6)达标检测.

(7)质疑探究:鼓励学生有疑则问,有想法就提,有疑议就得大声说出来,真正落实和保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创新精神,还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无形中教会学生学好数学并且创造数学.

(8)课堂小结:学完本节课有何收获有何疑问,无论知识还是思想方法也还是情感体验,都可以说出来.

导学案设计好后,在使用时又应该注意什么?

(一)对学生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请教.

2.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二)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2.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严禁抄袭他人.

3.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4.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①预习情况、检查交流(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②问题导学,自主学习;③分组合作,交流展示;④及时评价,点拨提升;⑤典型题目,巩固训练;⑥达标测评,拓展延伸.

5.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要给学生留有空白,不需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在课堂上展示,我们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还要顾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提炼和总结,学会知识不是唯一目的,学会学习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课后,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简单写出教后记.

我们反对“唯课本论”,同样不能“唯学案论”,我们一定要用活教材,用活学案,在注重传统的“双基”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一切做好充分的预设准备,处理好现场的生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