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方法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79 浏览:15948

【摘 要 】阅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但人们在谈起阅读时,往往联想到的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就特别重视数学教学中的阅读.

【关 键 词 】细致 分析 习惯

因为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要求.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会学”的基础首当其冲便是会“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发现,在读中寻求自我发展.

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数学阅读不像阅读一本小说或故事书,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快速或选择性浏览,而是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因此学生对数学阅读难于语文阅读.所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数学阅读要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

方法一:问题式阅读.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编写阅读提纲,主要是以问题串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阅读.例如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时,可以出示以下提纲:(1)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2)若一种量的变化,另一种量又是怎样变化的?(3)它们的变化规律又是怎样的?把这种关系写成式子又是怎样的?(4)这两种量叫做什么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什么关系?通过以上一系列问题的提示,学生阅读起来就觉得有章可循,初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达成目的.所以在“读数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很重要,就好比是学生“读”中的指向标,给学生指明了阅读的方向,才能更好地发挥“读”的作用.

方法二:比较式阅读.这种阅读主要适用前后联系紧密的知识或单元复习.把容易混淆的概念等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如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各显其能进行尝试练习25×30,然后教师请学生翻开书本进行阅读.看数学书上的计算方法与原来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0乘25这一步为什么竖式中不写出来?为什么积的末尾要添上一个0?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什么? 这样通过比较阅读,在关键处设问点拨,使学生不光知道怎样做,以及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使学生对末尾添0印象深刻.在六年级数学学过分数乘法应用题后,出一些具有对比性的题目让学生去阅读分析,会从中找到一些解题规律,对于巩固新知有很好的作用,如“一根绳子长7/8米,用去1/2米,还剩多少米?”和“一根绳子长7/8米,用去1/2,还剩多少米?”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读出“用去1/2米”和“用去1/2”就是不一样的思路.不仅要通过实践探索掌握规律,还要通过比较性的阅读,才能得到巩固.

方法三:咬文嚼字式阅读: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因此,要在阅读的前提下,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地推敲,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如,倒数的认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学生阅读后,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他们进行推敲:(1)乘积是1的两个数?这两个数可以是哪些数?请举例说明.(2)“互为”是什么含义? 删除“互为”行吗?进而引出,结果是1的两个数都互为倒数行吗?请说出你的思路.(3)零为什么没有倒数?这样紧扣结论,细琢磨、深推敲,不仅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学生心中的“为什么”,而且也使学生领悟了蕴含其中的阅读方法.

方法四:融会贯通式阅读: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阅读学习时,善于从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认识新知识,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才能避免片言只语的肤浅印象,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如蛋白质含量,250克黄豆中,蛋白质约有多少克?教学时呈现两种算法:250×36%等于250×36/100等于90(克)、250×36%等于250×0.36等于90(克).有一段启发性文字: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就可以计算了.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列出阅读提纲:百分数要化成分数或小数,是这样转化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要根据题意转化;我是用阅读、联想的方法学到知识.像这样融会贯通的阅读思考,不仅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而且增强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五:释疑式阅读:主要是指在听课、讨论、解题中出现怀疑或困惑时,而进行阅读.由于这样的阅读通常是学生在学习进程中,自发进行的,需要一种不迷信、不盲从的独立思考的品质来支撑,因此教师要注意保持儿童的好奇心与怀疑精神,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如学习平角的概念以后,有学生受平角表象的干扰,认为平角就是一条直线,直线也就是平角.为此学生间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此时,教师不给予简单的判定,而是要求学生再去阅读教材中平角的定义.通过阅读,进一步明确:平角作为一个角应该有一顶点;它的两边是从顶点引出的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平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样,“数读百遍,其义也自见.”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而是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可见“读”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