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412 浏览:55067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我们不难发现,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保持一定量的选读基础上,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随着年段升高,略读的量也逐步增大.如三年级,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占总数的25%,,到了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五五分成,精读略读各占50%.面对越来越多的略读课文,不少老师却步入了这样的误区:要么认为略读文也很美,把略读文当作精读文精讲细练,常需2、3课时,于是便埋怨为什么书怎么也教不完;要么将略读文一读而过,放任自流.而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老师对略读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的认识模糊.

那么,略读课文到底该怎么教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究,我觉得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只要正确处理“取”与“舍”的关系,做到简而不泛,舍中有得,完全可以甩开膀子大胆教学,教出略读课文的语文味.

一、简化初读难点抓线索

(一)简化初读,直破难点

不少略读课文中出现大量生字新词和长句难句,给学生的阅读设置了较大的障碍.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出现珠穆朗玛峰、咫尺、秘鲁等很多难读的字,各种组合形式的四字词语学生也难以理解;如果像精读课文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势必会消耗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因而指导略读课文学习时必须直奔难点,迅速.如在教学《母鸡》一课时,字音上就重点指导“一撮儿毛”,词义上则重点指导“如怨如诉”:先给“怨”“、诉”组几个词,再连起来说这个词的意思,最后指导“如怨如诉”般朗读.《七月的天山》一文则重点指导长句的朗读: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二)提纲挈领,整体感知

与精读课文比较,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更应重视以提纲挈领性的问题独辟蹊径,庖丁解牛般将文章作简洁明快的剖析,让学生能更快地整体感知,更早地进入核心内容的学习.如《母鸡》这篇课文结构上比较清晰,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自读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总领全文:

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交流后出示: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再问:哪几个段落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几个段落写了作者不敢“讨厌母鸡”?整篇课文的脉络顿时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

二、简化结构紧扣重点变精读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可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因此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应该迅速转入到对重点段落的解读和精彩语句的赏析积累上来,以求略中有精,努力“断其一指”,切实有所收获.

(一)抓住重点,局部精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略;一半系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就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可见,略读课文的“略”是指教师指导和学生所花的时间,而非是对课文的粗略理解,略读教学并不排除精读.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我们的略读课堂教学结构必须简约,寻找准确的着力点,让“精”读的点更突出,更集中,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

(二)抓住精彩,赏析积累

略读课文中有许多的精彩句段,值得我们品评赏析并积累运用.如在教学《我的“长生果”》一课时,可以组织比较描写秋天时同学们的“千篇一律”和作者的“独出心裁”:

A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

B秋天是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你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三、简化分析精心训练增能力

(一)以点带面,以练代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而要注重学法上的迁移、运用、巩固,使我们的学生通过语言的实践训练,得到语言能力的切实提高.在教学《母鸡》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母鸡的哪些特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交流:


这是一只( )的母鸡,它_____.

围绕这一个问题,作为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的无病、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和作为一位“伟大的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等等表现都可以一网打尽.既摒弃了繁琐的内容分析,又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重组,开展句式的训练,切实提高语文能力.

(二)随机取材,迁移运用

略读课文中有不少材料可供训练,若能随手拈来,不露痕迹地结合在教学中,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如在学到《七月的天山》中最后那赞美天山无边繁花的一句时,我要求学着这样的句式赞一赞天山水的清凉:

原句: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仿写: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秋天,但是有哪一处秋天的溪水能比得过这时天山雪水的清凉呢?

总之,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摒弃繁琐分析,简化教学流程,精选重点内容,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做到简而不泛,略中求精,有舍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