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渗透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099 浏览:154764

摘 要:本文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应渗透文化教育,做到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齐头并进,以教材为核心,以课文和练习为线索,补充一定的文化教学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直观生动地体验目的语的文化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 键 词 :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文化教育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交际能力,而外语的交际总是发生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是否具备跨文化能力关系到交际成功与失败.因此,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传授交际文化.

一、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对外语学习和交际的障碍

(一)文化背景知识影响英语词汇的掌握.

由于母语与目的语文化背景不同,词从内涵上讲,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可能产生特定的文化意义和蕴涵.英汉语言中,很多词汇带有各自的民族、宗教涵义,其不同的比喻性象征性可赋予它们具有本质区别的联想意义.如果学生以母语的思维,用母语的联想象征比喻意义来理解,就会获得不确切,甚至错误的信息.

如:“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句中“clay”一词的对应汉语是“黏土”,而在英语中,却有汉语所没有的文化蕴涵:“肉体,人体.”人由上帝用黏土创造而来,当上帝把生命之气吹进黏土,黏土就有了生命,上帝选人的工作就此完成.学生不了解这一典故,就无法理解作者借这一典故,把教师的工作比作上帝造人,同时隐含教师工作比上帝造人更伟大、神圣.

(二)文化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听力理解中常常需要有以“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推理和参与才能顺利完成,如果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就往往无法衔接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因而无法对文章做出正确的预测、推论和判断.出现这样的现象:有时听者熟知听力材料中的词汇、语法结构,却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例如:

A little girl at her first church wedding suddenly whispered loudly to her mother: “Mummy, has lady changed her mind”

“Why, dear, whatever do you mean” her mother asked.

“Well, Mummy, she went up the aisle with one man and came back with another!”

该对话中理解的关键是最后一句子:“她和一个男人从过道上去,却和另一个男人下来.”该对话反映了英美国家的婚礼习俗,新娘由父亲带着走进婚礼的殿堂,然后交给新郎.但中国的婚礼却不是这样.如果听者不了解西文国家的婚礼习俗,就无法听懂对话,也无法欣赏其中的幽默.

(三)文化背景知识影响交际.

因文化差异各民族有各自的礼貌表达方式.中国人与西文人所用语言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必然引起语言习惯及认知理解的不同,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也许就是西方人反感、厌恶的,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所讲的英语句子只是语法正确,发音准确地道,但对方听起来感到生硬,甚至粗鲁无礼,这势必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二、在外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次性.

教师在外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应注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次性:首先,应该使学生熟悉英语国家中的日常生活情景、包括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对一般问题的看法.其次,使学生熟悉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包括历史、综教、地理等.再次,使学生了解语言的使用与年龄、性别、社会阶层职业等社会因素有关.

(二)文化教学应该和语言教学齐头并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基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意识到文化与语言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进行语言知识传授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符号的表层,还应向学生讲述语言符号正面的深层文化.例如:教师可以从语言教学的各方面入手,讲述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形式和风俗习惯、礼仪等文化方面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文化差异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学语言必须学文化.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巧设背景.

结合所听或所读的文章,对于学生不太了解的文化背景知识需要专门讲解,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或放映一段电影,既拓宽文化导入的渠道,又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解,如在教“the Frontier Spirit”这篇文章时,涉及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文章中出现了不少描写本部边疆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词汇,像frontier, Death Valley, canyon, grizzly bear等,学生比较陌生,与其干巴巴地向学生讲解这些词的字面意思,还不如借助多媒体,让他们看一看有关图片,就会领悟拓荒精神的含义.


(四)角色扮演,直观生动.

角色扮演是通过确定角色和一定的话题,让学生处于一定的社会情景之中,使他们体会到不同的场合,跟不同的对象打交道时,应该如何得体地言语.例如:教师选择一个话题“如何作客”,告诉学生扮演的角色:主人-客人,地点:主人家中.然后学生对话,表演后,教师可再放一段英美国家人们如何做客的录像,这个活动不但活泼有趣,而且也是帮助学生获得目的语文化模式的有效途径.

(五)善用比较,随时碰到随时讲解.

在介绍英美等国的重要节日:圣诞节、感恩节等时,首先让学生看一组介绍中国几个重要节日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及庆祝方式,人们装扮、环境布置和食物等.再让学生看英美等国节日图片,让学生描述其习俗、象征.通过讨论、对比,增加学生的文化意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尽量使用正确和得体的外语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核心,以课文和练习为线索,补充一定的文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恩平市广播电视大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