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光油画赏析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393 浏览:129926

写生,作为“师法自然”的重要途径,能够直接面对自然,描绘出自然景物瞬间即逝的光影变化,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写生不但能够培养观察感悟自然的敏锐性,还能增强对色彩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强化绘画基本功,提高驾驭画面的能力.这种眼与手的配合,使再现与想象、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情感在艺术创作中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画家都格外重视写生艺术.近日,在辽宁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我们看到了一场写生艺术的视觉盛宴――“郭晓光风景写生作品展”.这次画展展出了郭晓光教授的写生作品60余幅,引来各界人士的观览热潮,并受到艺术评论专家、各大新闻媒体的高度评价.

郭老师为人真诚、开朗、热情,他用全部的精力去追寻完美的艺术.他的作品色彩明快、通透,又不失浓郁、奔放,笔触凝重而富有变化,明暗效果强烈,用笔豪气开阔,以极具张力的当代油画语言,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视觉冲击效果,一种生动逼真而又不失浪漫奇幻的格调风韵扑面而来,带给人一种生命的感动,一种激荡灵魂的感动.

郭老师的作品多取材于生活,他用楼群、桥梁、小路、船只、树林、村庄、河岸、小巷等一些质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具有浪漫主义气质和浓郁抒彩的富有诗意的意境,让人不禁感叹艺术的伟大力量,这更是得益于郭老师这些年来对绘画语言、绘画艺术的探索与追寻,他总是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景物,捕捉景物中容易引起共鸣的闪光点,再进行艺术加工,进而呈现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所以,即使一处看似平常的景物,在郭老师的笔下,总会变成诗一般的、耐人寻味的、隽永的意境.

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是艺术意境具有生命感的基础,艺术的灵感源于自然,源于生活,艺术创作则是艺术家饱蘸了生命的,来再现自然、超越自然,带给观者“神与物游”的愉悦的审美体验.创作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会将自己的人生体验、生命阅历通过物态化而抽象为形式符号,这便是视觉意象,是对其感性生命的表达与再创造.而艺术更是心灵的写真,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真诚,是当代画家所不可缺少的品质,唯有抱以真诚的态度,才会创作出动人心弦的作品.法国著名评论家罗杰加洛蒂曾经说过:“一个画家,即一个用贪婪的眼光观察一切事物而等用手把它们再表现出来的人,在眼睛和手之间,有一个头脑和一颗心在进行一种消化和变形.”这里的“一颗心”,确是艺术家的一颗为艺术而不懈努力、不停探求的真诚的赤子之心.郭晓光教授正是抱着这样一颗对艺术的真诚之心,将自己对自然景象的感受与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合在一起,将写生升华为一种独具个性特征的韵致和格调,用他的充满个性魅力的画面将观者带入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艺术意境之中.在郭老师笔下,布局的疏密与简洁,色彩的明快与沉稳,韵致的浪漫与优雅,意境的开阔与幽深,等等,都避免了色彩语言的平庸化,在描摹再现的同时,强调个人的生命体验与心灵的触动,用去感悟自然,用理性去理解自然,用真诚去表现自然,充分体现出他对艺术的高度概括表现能力和想象处理能力.

业精于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了完成每日繁杂的行政事务和大量的教学工作任务,郭老师将所有的精力都用于艺术创作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近年来,他笔耕不辍,坚持每年到野外实地写生,三次游历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特别是在法国巴黎这一艺术之都,完成了一批生动感人的写生作品,并于2006年分别在巴黎国际艺术城、北京798艺术中心、长春等地成功举办了多场《塞纳河之恋――郭晓光个人画展》,受到评论家、艺术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而这一次的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之展,更是对他的近十年的艺术成果的一次高度概括和总结.

从郭晓光老师的画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返璞归真的恬淡平和以及融贯中西的艺术意境,更看到了一种乐观、广阔、和谐的人生境界,能够使我们在品怀万物的同时,静思人与自然、与社会之关系,平息浮躁与焦虑,拥有洒满阳光的温暖与奔放的气息,真正显示出他在艺术上的成熟,这正是郭晓光老师璀璨的艺术生命的魅力所在.


注释:

(1)[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