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族文学理的新成果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310 浏览:68239

2006年青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上,李晓峰在题为《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发言中提出的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命题,引起了我及与会学者的兴趣.时隔不久,关纪新发表了《应该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一文,对为什么要确立多民族文学史观以及如何确立多民族文学史观进行了阐述.此后,在《民族文学研究》的倡导下,《民族文学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等期刊开辟专栏,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在民族文学研究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都产生了强烈反响.客观地讲,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讨论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不仅对民族文学研究,而且对重新认识各民族文学的历史贡献和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特征,都有着实质性的推动和影响.正因如此,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李冰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的报告》中,将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研究成果,看成是近年来民族文学理论与批评的“重要成果”.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结项课题,由李晓峰、刘大先所著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以下简称《多民族文学史观》),则是这些成果中最为系统、深入、全面的带有阶段总结性的首部专著,它展示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最新成就.

首先,《多民族文学史观》站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高度,立足于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悠久历史,从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思想基点,提出和论述了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基本内涵.

作者指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是基于中国多民族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属性,认识中国文学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性质,以及历史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基本原则和观点.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逻辑起点.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下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范畴,包含中国古今各个民族创造的全部文学成果.”在此基础上,《多民族文学史观》进一步指出:中华多民族史观是一个以多民族文学观为轴心的,包含多民族历史观、多民族国家观、多民族民族观、多民族哲学观等要素的整体结构,其中任何一种要素都有可能影响人们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认识和评价.由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核心是“多民族共同创造”,而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客观评价各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进而探索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历史足迹.因此,作者认为,中国文学是为各民族文学组成的有机整体,中国文学史是一部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历史.其中,历史悠久的汉族文学处于核心地位,引领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同时,各民族也以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学形式和成果,充实和丰富了中国文学,形成了中国文学多风格、多特质、多内涵的特质.在统一而多元的中国多民族文学中,各民族文学相互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达在汉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双向互动上,也表现在各少数民族文学相互间的对话、融通.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学关系,是中国文学发展的独特景观,是中国文学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学的“中华气派”.由于《多民族文学史观》所倡导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具有全国各民族高度认同的“多元一体”之“中华民族”的“民族”内涵,又具有“多民族国家”之“中国”的国家内涵.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将中国文学史既看成是中华各民族的文学史,又看成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学史,是民族(中华民族)文学史与国家(中国)文学史的有机整体.因此,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提出,为科学、客观、历史地认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次,《多民族文学史观》将文学史提升到国家知识的层次,开拓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回答了为什么文学史教育会进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的原则问题,指出文学史在培养公民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凸显了文学史本质功能.

作者指出:应该加强各民族文学共同发展历史的研究,应该编写体现各民族文学共同发展、共同创造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中华)多民族文学史,并通过多民族文学史教育,在增强各民族间的文化、文学交流的基础上,加深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这一点,在以往做得很不够.从这一意义上说,各少数民族文学只有以中国文学的知识类型进入文学史知识谱系,才能转化为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合法性知识元素.少数民族文学长期以来难以作为一种文学知识进人中国文学史,涉及到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国家史传统知识观念的缺失,也牵涉到主流文学与大众文学、中原文学与边地文学二元对立等诸多原因.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史书写中,文学史观可以是多维的,文学史的写作可以是多元的,但作为具有国家知识属性的教材类文学史,尤其要具有中华多民族文学的史观意识.从多民族文学史观出发,作者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将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元、明、清)的“历时”线性时间结构与中国多民族文化与文学“共时”的动态空间相结合,开拓了观察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新的时间和空间视角.作者指出,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不是“一元派生”的历时推进和中心向外的共时辐射.各民族文化和文学间从未间断过的多元互补、多向互动、分进整合,是中国文学史的深层文化结构,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性特征.从时间的角度,中国的“多民族”意味着各民族的历史起点的“多时间”,这种“多时间”既是对显在的线性历史时间裂缝的弥合,也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创新发展的历史样貌的具体体现.“多时间”与“多历史”密切相关,中国多民族文学发展史是由具有不同时间起点的各民族文学历史构成的.地理空间的广阔性、民族空间的多样性、文化空间的差异性是中国多民族文学的空间特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学风格存在差异,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学风格也存在差异.此外,中华古今各民族文学还具有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复杂性.不同民族文学、不同地域文学、跨民族文学、跨地域文学,构成了中华多民族文学的整体空间特性,这是中国文学史研究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复次,由于《多民族文学史观》站在中国文学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高度,将包括汉族文学在内的各民族文学全部纳入到“多民族文学”的整体结构和框架之中,从而打破了中国文学学科内部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学科壁垒,也拆除了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内部诸如不同族别文学研究、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研究之间的藩篱,对认识各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贡献,重新评估中国文学的整体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民族文学史观》特别重视一向为文学史所忽视的各民族母语文学创作的历史和现状,用大量数字来说明各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不在场的在场”的尴尬处境和跨民族、跨语际传播的困境.作者特别指出,我国有23个民族用自己本民族文字进行文学创作,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等,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有十分发达的母语文学.在当代,许多民族的母语文学已经产生了跨国界影响(主要在跨境民族之中),但是,各民族母语文学作品的影响大都仅仅局限在本民族内部.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并进行了大力扶持,但是,与各民族母语文学创作和作品产出量相比,各民族母语文学作品的汉译、各民族母语文学问的互译严重不足.文学作品向来是了解民意,观察舆情的重要渠道,各民族母语文学汉译的不足,使我们失去了这一渠道.各民族母语文学在各种文学史中的缺失,研究领域的不重视,以及许多母语文学在本民族语言内部的跨境传播,十分不利于国家认同的培养.因此,作者对各民族母语文学跨民族传播(汉译、各民族语间的互译)的重视,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本身.

此外应该指出,是明确的问题意识催生了“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这些问题包括长期以来,中国文学史书写中少数民族文学被弱化甚至被遮蔽、忽视、边缘化,对此,学者们贡献过不少改变这一状况的见解.但民族、地域、国家等元素和观念在既往中国文学史观中的缺失,创作主体的多种文学传统与多种文学形式,多语种、跨语种与双语创作在既往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被忽视,使中国文学史仍然未能打破“汉语文学史”或“汉族文学加上一部分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的范式.对此,著者通过梳理中国文学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状况,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系统的论述.同时,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发生以及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反思和回顾.作者认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国家为少数民族文学的发生,提供了制度环境并建构出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在国家一体化的格局中,对各民族民间文学资源进行了搜集、整理,并按新的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对各民族民间文学资源进行了价值重构.与此同时,国家一方面通过编写各民族文学史,将少数民族文学知识化,另一方面又通过国家学术机构的建立、高等院校中少数民族文学专业及相关课程的开设,将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化,从而确立了少数民族文学在国家社会科学中的合法性地位.但是,在少数民族文学知识化和学科化程度不断加深和拓展的同时,少数民族文学无论作为知识还是作为学科,却走向封闭和被边缘化的境地.因此,由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特别是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提出,一

应该说,多维的文学史观和多元的文学史书写,是当代中国历史哲学转型的产物.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对中国文学构成的多元文明形态的关注、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跨文化比较,对中国多民族现代国家属性的重视,其本质意义会影响到中国文化史、思想史的现代性构建.在当下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愈演愈烈的形势下,东西方国家与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折冲也是一种必然趋向,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思维方式,亦将有利于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坚持与守望中华民族的文化地位与文化利益.在这方面,同为多民族国家的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多元文化主义、世界主义影响下,在对待少数族裔和不同语种文学、不同地方文学上一直采取开放而谨慎的态度,这为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学进人中华文学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作为国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少数族裔文学地位、价值的确定和承认,也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国家认同,增强国家的文化实力和软国力.


《多民族文学史观》力图构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体系,把对少数民族文学以及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纵向反思与世界多民族文学生态的横向比较相结合,在世界多民族文学的背景下,重新思考世界文学、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族裔)文学的概念,广泛探讨了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下中国文学史书写中的理论问题和解决途径,以此反观中国多民族文学的过去,并展望中国多民族文学史的未来,既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应有之义,相信也会促使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对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思考和文学史书写的实践中来.总之,《多民族文学史观》所论述的问题,在学界多为首次,其创新之处不言而喻.当然,对于这样一个新的理论命题,探讨空间仍然十分广阔,相信本书著者在此方面会有更大作为.

(王佑夫,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周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