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22 浏览:19293

摘 要: 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时代的需要.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 新课标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在很多时候,由于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变、学生完成动作的失败、师生交往或学生交往的冲突等,课堂集体气氛会发生起伏变化,因而对每个成员的情绪都产生振动和感染,使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都随课堂气氛的改变而变化.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每个成员都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融,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最优化.


1.优化体育教学情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1.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

教学中运用游戏,设置一定的难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意志品质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例如:通过山羊、跳箱设障碍进行“闯关”“勇敢翻越”等练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通过篮球、排球等球类项目的练习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强力争先的意志品质等,集体跳长绳游戏比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因此经常参加游戏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产生满足、愉悦、积极参与活动感,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1.3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

师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教学既是对师生关系的教学,又是对同学关系的教学.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要远远多于其他课堂教学,也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

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2.1理论学习法.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他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

2.2激励表扬法.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这对于具有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适当,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2.3交流法.

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学生有了逆反心理,教师要主动与之沟通,进行疏导.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体育教师要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2.4诱导法.

心理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学生就会产生愉快.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任务进行诱导,循序渐进,使其懂得只要主观努力,方法得当,就能将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扬长避短,逐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2.5自我暗示法.

教师要让学生传授有关的运动心理学知识,并结合练习进行心理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在面临某种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进行积极的有效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的能力,从而逐步消除其不良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学知识的创新可以提高我国的整体知识能力,促使学生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只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调整学生的心理,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的个性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