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90后女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767 浏览:44547

【摘 要 】面对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有着特殊生理与心理特点的90后女大学生,由于其性知识的相对贫乏,造成许多性心理困惑.她们尚未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情感问题上困惑较多.学校应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引导90后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帮助她们掌握科学的性知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90后 女大学生 性心理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临床心理咨询中遇到很多个案,均是由于90后女大学生对性的无知,对自身身心状况的特殊性了解不够,再加上家庭、学校、社会在这方面的教育相对薄弱,致使她们不会自我保护,身心遭受伤害.

案例一:某大三女生与男友恋爱期间经常吵闹,感情出现危机,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咨询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她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太过强烈地索要男友的爱,每次纠缠对方,要对方说爱她才能放心,逐渐失去了自我.


案例二:某大三女生,谈过三次恋爱均以失败告终.探其原因,都是因为恋爱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所谓的情到深处,男友都会提出性方面的要求.她认为男生与她交朋友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性,世界上没有纯洁的爱情,于是放弃恋爱.归根结底,是她对性无知,缺乏对爱情亲密、、承诺三阶段论的了解,受性即是罪的传统观念束缚,认为性就是肮脏的.

案例三:某大二女生,有留守经历,上高中时青春萌动,暗恋上一位老师,就在她憧憬美好爱情时,却遭到了那位老师的,因为不敢声张,加之对性的无知,怀孕七个月都不知道,最后被带到私人诊所引产,造成大出血,最后摘除子宫,被剥夺了做母亲的权利.受此打击和影响,她在恋爱期间处理不好亲密关系,与男友每次吵闹就会寻死觅活.当笔者了解到所有真相后,涌起了许多感触,一个仅19岁的女孩,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苦难,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教会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尤其是针对青春期的女生,更是要从她们的身心特点上点滴引导、教育,千方百计地减少她们受伤害的机率.

二、分析现状

有学者曾对高校女大学生的性心理进行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发现上世纪90年代女大学生认为只有相爱的两个人之间才可能发生关系,而现代的90后大学生则认为相爱发生性关系是正常的,即使不相爱,只要不是互相利用,也可以发生性关系.一方面受商品经济的冲击,造成性价值观多元化,性行为开放.另一方面,由于性知识贫乏,比如,不会避孕或避孕不当,性行为草率、不卫生、性病传播,对正常发育与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影响.

90后女大学生对自身青春期生理发育带来的身体变化缺乏了解,例检测期间的自我防护、白带分泌等均都羞于向旁人诉说,更不敢就医,以至于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自卑感,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曾有一位大一新生问笔者“如果在梦中与异性发生关系,会不会怀孕.”也许很多人觉得可笑,但仔细思考,这恰恰说明她们真的缺乏性生理卫生知识.对女大学生的性、性冲动乃至性幻想、性梦缺乏必要的指导,同样会使她们感到恐惧和无助,自责、自卑,甚至自残.传统认为未婚女性如有性是极为可耻的,她们也会因为自己常有这种“卑鄙肮脏”的而羞愧,千方百计压抑,没完没了地责备自己,久而久之难免导致心理疾病.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外国性文化与中国性传统交集,性文化领域“开禁”后,矛盾突出,鱼目混珠现象严重.一时间关于性道德、性尊严等性观念均显得较为混乱,导致许多女大学生在性问题上“失足”,女大学生甘当“小三”、坐台或被人包养.还有当事人的性心理严重扭曲,极个别女大学生认为身体是自己的自然资源,利用这一资源采取极端行为,乃是顺理成章的事.

三、提出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高校开设女性性心理健康选修课,以便解决女大学生因性无知而引起的心理问题.最理想的性教育模式应该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负责,家长、老师、医生配合来实施.

第二,通过开展“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教育,增加女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解决女大学生由于受传统男女性别差异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上的自卑、自疑、自弃和弱者心态.

第三,通过实施规范教育,即有关性、性关系、性角色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教育,性心理教育,逐步控制并减少女大学生因性行为失范或越轨而形成的心理问题.

第四、通过普遍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机构,如建立心理咨询室为解决女大学生心理疾患包括性心理问题,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怎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