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传统新闻职业道德观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271 浏览:43485

从2003年发生繁峙矿难记者“受贿无闻”事件到四家记者站记者涉嫌敲诈诈骗,再到 “纸包子”事件和“茶水发炎”事件,一个个例子凸显出我国传媒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失范方面的问题.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报人、新闻理论家.1910年,梁启超在《〈国风报〉叙例》一文中归纳出“五本”思想,从而针对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明确、全面的要求.这是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新闻职业观,强调了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自律要求,对我们当今的新闻工作者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因此,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是从对梁启超的新闻职业道德观的研究入手,作为纵向地做历史考察的一个点次;其次是对于“纸包子”这一传媒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失范的典型案例的分析,作为横向观察传媒业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将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案.

一、梁启超新闻道德观的内容

“五本”中的“常识”一条是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水平做了规定,“真诚”、“直道”、“公心”、“节制”诸条则是对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品格做出了不同方面及不同程度的要求.

任公除了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的“五本”的要求,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也阐述了个人对于舆论生成的责任.这体现在梁启超的《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这篇评议.梁启超在这篇文中所谈论的主要是个人对舆论的责任,即一是不传播检测消息;二是要尽可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我们说,在舆论的生成中和在新闻职业规范的判断上,记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明辨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什么是错的.道德应是一般采访应遵循的底线,法律法规则是特殊情况下必须遵循的底线.

二、“纸包子”事件背后的动机和问题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现在确认是该台的编导(临时人员),雇佣人使用废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并拍摄下来播出的,经多家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