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理激励学生的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871 浏览:91814

摘 要 :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可与激励,学生更是如此,通过合理的激励,可以给学生注入信心,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阳光;本文简单的探讨关于激励学生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激励 学生 夸奖 自信

激励性评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自信, 促进了学生的持续发展.然而需要指出的是, 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 无动于衷, 起不到鼓励作用.对教师而言, 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不检测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 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对学生而言, 教师应让学生在认识到自己优势和进步的同时, 也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激励, 也才是成功的激励.那么怎样才能通过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获得自信, 体验成功, 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出表扬激励的价值呢?


教师应善于应变, 以情促学在一次全校青年教师的培训会上, 听到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位精力充沛、带着微笑的老师去上课, 走进教室时发现学生都在用奇怪的眼睛看他, 他看看自己衣帽整齐, 突然看到黑板上有一幅画, 仔细一看是他自己的肖像画, 而且旁边写着某某同志的遗像.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状况.然而, 出乎意料之外, 这位始终微笑着的老师说:“哪位同学画的这幅画很像我, 看来美术功底不错.可我还健在.”说完接着上课.也许正是因为这位老师鼓励性的评价, 激励了全体学生, 这一节课同学们发言踊跃, 思维活跃, 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后来那位同学向老师道歉, 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 关键是我们做老师的要有一双慧眼, 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得到一些积极的提示, 就会增强信心, 在潜意识里肯定自己, 从而感受到喜悦和自尊, 在现实生活中迈向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

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应富于变化才有激励作用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心理学认为, 人的任何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情感, 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渴望.在课堂上, 教师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热情的鼓励来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 不仅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 激励学生的学习, 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励他们的质疑与探索精神.因而, 它要求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不能仅仅是以“对”或“好”做简单的评判, 必须是发自内心、充满真情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 使用不同层次的激励性语言.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如果学生回答某个问题不错, 教师可用如下语言鼓励:“回答得很准确! ”“回答得好极了! “”回答得太漂亮了! “”这位同学真会动脑筋!”等.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创造性, 教师可用惊讶的语气鼓励:“真没想到, 这位同学的回答这么精彩!”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 教师不可光挑不正确的部分评价, 而要首先予以鼓励:“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 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 还要再想一想.”如果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 也要尽可能找出积极因素, 如“动了脑筋, 但答案有误.“”敢于积极发表意见, 但考虑问题的思路有毛病.”教学激励性是对古今中外成功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在人类教育史上, 无论是在个别教学中, 还是在班级集体教学中, 我们都能够发现教学激励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有几位心理学家去某小学调研, 在几个小学生的名字前打上对号并对老师说:“经过认真的考察和分析, 这几位学生一定能成为科学家.”听到心理学家这样的结论, 老师们对这几位学生特殊照顾, 而且这几位学生受到这样的激励后, 他们学习很努力, 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好, 后来这几位学生真的成为科学家.那几位心理学家说:“其实那几位学生是随机抽的.”可见激励性的评价有多重要.当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成才及其在数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与他的中学数学老师沈元有直接关系.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哥德巴赫猜想”介绍给他们, 并满怀地预言“:真的, 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 梦见你们中间的一位同学, 了不得了, 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正是在沈老师的激励下, 陈景奋力探索, 摘取了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尊重并信任有过盗窃行为的谢敏卡拉巴林带去银行取款, 使他懂得了做人的尊严, 认识了人的价值, 激励他改邪归正, 重新做人.后来他成长为马卡连柯可靠的继承者和得力的助手.

激励性的评价应是教师的真情流露激励性评价并非一味的表扬和肯定, 如果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无限度地提高目标, 学生深感望尘莫及, 甚至心灰意冷.尤其对于大学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适当的鼓励是好的, 但一旦过了头, 效果会适得其反.学生会觉得你虚情检测意, 言不由衷.学生答题时出现偏颇他们指出对错优劣, 帮助他们分析成功与不足, 并指明努力的方向.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只要教师能满怀真情,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那么, 即使是批评也能起到激励作用.例如: 有一位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几次参加高考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决定放弃高考.可是老师认为他不是学的不好, 而是考试发挥得不好.于是决定帮助这位学生.老师知道正面的劝说不起作用, 对那位学生说“:大学生在家好好干活吧!”那位学生听到老师讽刺的话决定再考一次.结果可想而知, 金榜题名.有一位同学上午上课总是迟到.有一次没有迟到, 我对大家说:“某某同学表现很好.不仅上课没有迟到, 而且还和同学们一起打扫卫生.”从此这位同学改变了上课迟到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