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艺术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407 浏览:91901

摘 要:二人转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因观众而生,因观众而存在,因观众而改变,始终植根于百姓,贴近生活,从而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变通能力,始终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二人转艺术最大的魅力,是其在当今标新求异的文化界生存并大放异彩的奥秘.

关 键 词 :二人转,走唱艺术,民俗文化,绿色二人转

任何艺术都是为了欣赏者而存在的,二人转艺术作为一种源于民间的表演艺术应观众的需求选择表演方式,寻找表演题材,探寻表演技法,形成了其诙谐幽默,娱乐互动,绝活连连,与时俱进等独特的艺术特点.笔者认为二人转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始终坚持观众至上的表演理念,从而具备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变通能力乃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哪有观众到哪唱,走唱遍东北

二人转的发展迄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在元朝之后,农民逢年过节就自发地组织起来走村串户去表演秧歌.晚上,农民们就把唱得最好、长得最美的那一对秧歌队员请到屋里去演.由于场地的限制,秧歌根本舞不起来,艺人没办法,只好在说唱上下功夫.点上一盏油灯,唱个《白蛇传》、《绣荷包》啥的,大多是江南、河北、山东等地的民歌小故事,用东北的曲调来演唱.这就是二人转的雏形.后又借鉴吸纳了莲花落、什不闲、东北大鼓等不同的曲艺门类,逐渐发展演变而成.

由此可见,二人转自产生伊始就根据观众的需求选择了走唱的表演方式,成为一种走唱艺术,这种表演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表演不受场地的限制,与观众的互动性强,根据观众的要求来安排曲目,选择台词,道具等等,借用二人转演员自己的话说“观众就是上帝”.因而深得东北人民喜欢,只要有闲暇时间就要请人唱,播种完毕要唱,秋收要唱,冬天天寒地冻农闲时更要唱.在东北有句著名的民谚叫做“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二、与生俱来的幽默感

东北地区是清朝祖先的发源地,东北的“土著”居民大都是少数民族.在清末时由于生活所迫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东北的汉人大都来自东北、河北等北方各省.央视曾经热播的《闯关东》中再现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所以现今全国人民熟知的东北人及东北文化,是人口迁徙,民族融合的结果.

闯关东的人生活艰苦,背井离乡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甚至是生存压力,因而特别向往欢乐.在田间地头说说笑话,讲讲歇后语,甚至于乐于自嘲来缓解劳作的辛苦和精神上的压力,逐渐形成了东北方言诙谐、精炼的特点.为以说唱为主要表演方式的二人转艺术提供了语言上的先天幽默感.

东北气候寒冷,人口稀少,生活枯燥,再加上自战争以后中国近百年的动荡不安,使得东北人民饱受生活的磨砺,饱尝生活的疾苦.二人转作为东北人要的娱乐方式,旨在娱乐,担负着缓解东北人民精神压力,为生活增添活力的双重责任.因而无论二人转艺人在民间漂流忍受多少生活的痛苦,也要逗别人乐.就连悲剧也要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在表演中加入喜剧因素.

为了给人带来欢乐,带来希望,二人转的曲调情绪活泼,节奏轻快、调性明亮、调性激进亢奋,主题大都积极乐观.

二人转是为给人带来欢乐而诞生的艺术无论从主旨上,表演上,还是曲调上都具备天生的“幽默”感.这也是这种艺术形式在当今瞬息万变,节奏紧凑,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深受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民俗与庸俗

提到“二人转”大家一定会想到“二人转”中的性话题,因此常常把二人转同“庸俗”与“低俗”划等号.不可否认在当今一些“二人转”表演中,由于商业化的需要,存在一些低俗的“性”话题,但是,因此就把“二人转”归属到庸俗的范畴,是人们对二人转艺术的误解.

“二人转”是一种民俗文化 ,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是人类文明传承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怎么写作于百姓的大众文化,它真实而又生动地演绎着最朴实的人类文明.二人转中“性”话题的产生有它自身的历史渊源.这种民间土生土长的文艺形式,多少携带着粗野泼辣的基因.

在二人转产生的伊始,女人不能抛头露面的参加演出,因此都是由男性演员装扮起来进行“反串”演绎女性角色.秧歌以“女”为主,旁边的男人绕着旦角舞,一会去逗一下,表演动作里就逐渐有了动手动脚,甚至一些男女调情的说口.

二人转作为一种走唱艺术,对演出场地的要求少,场院里唱、宅门里唱、骡马客栈里唱、水陆码头大车店里唱.因此观众从事的行业五花八门,文化层次各异,对听戏的要求各异.闯关东的流民商旅、贩夫走卒、农林牧渔各个行业的老爷们豪爽亦豪横,粗犷也粗俗,各有各的艰辛,有的人在旅途,难免性饥渴,有的耕作劳苦,寻找释放压力的出口.旧社会的“二人转”经常通宵演出,到了下半夜老幼妇孺都撵走了,剩下的都是男性观众,这时他们就要求来点荤的、粉的.而且对于艺人和观众来说,后半夜容易犯困,就要有“喝彩儿”“抛彩儿”.艺人就要演“带色儿的”“出彩儿的”.粗口、荤口、黄段子、粉段子、花场片儿、浪场片儿等是必有的.演员都是男的观众都是男的,表演起来很随意,就像现在讲讲荤笑话似的各种荤段子荤说口就来了.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二人转经典剧目《西厢》、《蓝桥会》、《马寡妇开店》等等仍保留着性话题的主题与表演余地.

另外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二人转的表演是分场合,因观众而异的,在特定的场合才选择“性”话题.在行话里面,二人转又叫“谣”,艺人们把家庭演出叫“子孙谣”,兵营里演出叫“翅子谣”,大车店里演出叫“轮子谣”对子孙谣有严格的限制:不许卖笑,不许,不许说脏口,不许说粉词儿.轮子谣和翅子谣面对的观众都是小伙子、当兵的、老爷们,就可以说得放开一点儿.

传统二人转剧目中的“性”话题是应群众的要求而产生的,是分场合而演出的,是二人转艺术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不但不应因此把二人转归入低俗的行列,相反的却因此更加充分体现了二人转的群众性,民俗性.

除了在“性”话题上对二人转的误解,在运用的语言上,人们也有误解,认为二人转难登大雅之堂,对白都是一些市井俗语,粗俗不够文雅,但是这正体现了二人转的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民俗特性,大家都明白曲高和寡的道理,过于文学化、文雅的语言,很难和大众形成共鸣.民俗并不等于粗俗,然而民俗与粗俗之间也有个限度,合理把握这个限度的二人转艺术,是真正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具有璀璨的艺术魅力.

四、与时俱进,绿色二人转

解放后,由于人民政府的支持,劳动人民的喜爱,使得二人艺术转有了新的发展,逐步剔除了“浪”、“逗”等低级趣味的东西,在表演的题材上,摒弃了封建迷信内容加入了具有新中国特色的工农兵生活素材,在演员的选择上也由于妇女地位的解放,女性角色不再由男性演员反串扮演.

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市场中展现着自己特殊的姿态,二人转“人”秉承这种艺术从诞生之日起观众就是上帝,观众需要什么就演什么的原则,把握住了市场的需求,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表演内容,政治热点,流行歌曲,手机短信,网络笑话,什么流行演什么,处处体现着时代性.同时,在表演的形式上,沿袭走唱的灵活性,晚会,电视剧,电影,什么媒体传播快,就到哪演,进而走进了千家万户,红透了大江南北.由于面对的观众不仅仅再是乡里乡亲,更有广大的工人、学生、知识分子、城市白领各种社会阶层的观众,二人转“人”应时之需提出了“绿色二人转”的口号.努力摆脱由于过分追求商业效果而形成的低俗之气,极力满足由于观众文化层次的提高,欣赏水平的提高.

正是因为二人转因观众而生,因观众而存在,因观众而改变,始终植根于百姓,贴近生活,不以戴上艺术的“帽子”而使自己束之高阁,才使得这种艺术形式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变通能力,始终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恐怕就是二人转艺术最大的魅力,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对于那些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需要重点保护,被冠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的曲艺形式而言,二人转的成功是否值得反思,从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的启示呢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