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119 浏览:34537

【摘 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对急性脑梗塞后偏瘫、失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经确诊的急性脑梗塞的病人80例,随机分组.在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实行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康复训练2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采用康复训练及护理有利于急性脑梗塞病人全面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 键 词】脑梗塞,偏瘫,康复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60-1

急性脑梗塞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三高”特点,约6O-8O%的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1].近年来国内学者主张在发病后,应尽早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我科自2008年以来,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经CT确诊为脑梗塞伴偏瘫、失语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2-78岁,瘫痪肌力O-I级的39例,Ⅱ-Ⅲ级的36例,Ⅲ-Ⅳ级的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情、肌力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病人在接受常规中西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在入院后14d即疾病进入恢复期后开始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入院2-5d开始实施康复训练,分别在2个月、4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如下:

①患者入院后即给予肢体功能位摆放,训练病人在床上翻身,对患侧肢体软组织进行每日按摩2次.

②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不再进展48h后,给予患者床上被动运动训练和主动运动训练.如屈曲肘关节,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还包括更衣、漱口、梳头、接物等.

③半月后,在护士协助下进行双下肢垂在床边的坐位训练,最后进行步行训练:由两人扶着帮助患者进行站立,逐渐过渡到由一个人扶着病人或让病人自己扶着床栏站立,当病人能保持体位平衡独立站立后,开始进行跨步练习,如跨门槛、上下楼梯等.训练过程中如出现头昏、头痛应立即停止.

④语言训练:开始第l周锻炼患者舌头的伸缩,鼓励发音,进行单音节字的训练,第2周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训练,而后可采取提问的方式,让患者回答简单的问题,之后应选择有点难度的问题,要注意对患者及时给予鼓励,增强自信心.

1.3疗效评定标准[2]

参考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一89%,病残程度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临床观察中无变化、恶化或死亡均归于无效.

2结果

2.1康复训练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见表1

2.2康复训练4个月康复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见表2

3小结

脑梗塞所致的偏瘫为中枢性瘫痪,原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破坏,大脑对低级中枢的调节失去控制,原始反射被释放,正常运动的传导受到干扰的结果[3].急性脑梗塞患者康复潜力很大,主要表现为运动、认知、语言、心理及记忆障碍等.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脑梗塞的康复应尽早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大脑梗塞灶产生良性刺激以唤醒大脑功能,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促进疾病康复.另一方面,对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从心理-生理-功能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有效降低致残率.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制定切实可行,患者及家属能够接受的训练计划,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康复知识教育,注重心理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经过各种康复治疗及护理2个月、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四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2.5%,生命质量大幅度提高.由此可见,早期采用康复训练及护理有利于急性脑梗塞病人全面康复,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