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与主题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061 浏览:108076

摘 要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之中,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变化发展,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其特定的主题.中国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先后经历了战争实践、建设实践和科学建设实践三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经历了由“斗争”到“发展”,再到“公平”的演变过程.实践与主题之间的对应不是一对一、同时发生的,而是错落有致、或前或后的对应关系.


Abstract: Chinese Marxi philosophy was rooted in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and as the essence of present time, closely pacing with the time, it has different themes in every certain period. The great socialist career under the leading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uccessively experienced the wartime practice, building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building practice, while the themes of Chinese Marxi correspondingly changed from bating to development, and then to justice.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ctice and themes is not one-to-one and simultaneous, but early and later, strewing at random.

关 键 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革命建设实践 哲学主题

Key words: Chinese Marxi revolutionary building practice philosophy theme

作者简介:李江(1986-),男,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教育一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战争实践孕育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斗争”主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背景下诞生,自其产生就围绕“斗争”主题展开,这是历史的必然.“两论”思想的形成标志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斗争”主题的最终确立.

1.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斗争”主题萌生的背景渊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是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中国的哲学思想.”[1]中国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直接来源是以列宁为代表的第三国际.第三国际以反对伯恩斯坦、考茨基为代表的修正主义为基本理论取向,以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为基本实践取向.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逐渐成型苏联模式,苏联渠道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主渠道.因此,承继苏联模式的理论精神和实践方式,以为代表的中国人在当时的实践条件下形成了通过“斗争”实现理想蓝图的思维模式和路径选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开始就打上了“斗争”哲学的烙印.

2.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斗争”主题产生的现实沃土.中国人是在国内阶级矛盾与国外民族矛盾错综复杂的环境下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2]矛盾斗争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从诞生就肩负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历史任务,对此,以为代表的中国人“不赞成没有主义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解决”[3],他认为“社会的腐朽,民族的颓败,非有绝大努力,给他个连根拔起,不足以言摧陷(廓)清.”[4]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在实践中始终围绕“斗争”主题展开,在斗争哲学的指导下逐渐找到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符合中国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

3.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斗争”主题形成的标志著作.《实践论》、《矛盾论》标志哲学思想的形成,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斗争”主题的综合体现.《实践论》在揭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时,指出人在诸种获得认识的途径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5]“两论”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对中国革命和民族斗争的经验进行总括,既是斗争哲学形成的标志,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斗争”主题的开始.

二、建设实践中“斗争”主题与“发展”主题此消彼长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就开始认识到社会实践将由主要进行革命斗争转变为主要进行经济建设.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人民军队强调到,“随着战斗的逐步减少,工作队的作用就增加了.”[6]这一时期,恢复和发展被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是非常迫切而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改革与建设是主要矛盾.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重点.以撰写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代表著作,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八大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发展方针,“综合平衡论”是发展哲学思想在具体实践中的体现,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神.但是,这一指导思想逐渐被“大跃进”等运动所取代,这种哲学思维偏向随其指导建设实践的深入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哲学主题研究转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主题又回到“斗争”主题上来.但其实质违背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以,这期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斗争”主题取代“发展”主题注定了要流产和失败.

立足中国、扎根实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实践上的失败和理论上的错误是暂时的,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回到“发展”主题的正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阶级斗争的思维和主张逐渐被社会经济发展理念和要求取代.发展哲学作为一个不断更新的认识过程,开始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尺度,标志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围绕“发展”主题的研究上进入到新的认识阶段,也预示另一个关注主题将要产生.

三、科学建设实践中“公平”主题对现实实践的超越

十六大以来,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收入差距扩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党提出了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的方针.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可以看出,党当前不仅意识到社会不公正现象,也开始采取行动加以解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指向就是中国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困境.“中国在每一历史时期所关注的哲学问题,所强调的哲学观点,都来自于党领导的实践需要,反映了实践的呼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偏颇理解,造成社会公平一直被搁置在从属地位,社会公平公正存在诸多问题,在解决上也有严重的滞后性和强大阻力.我们应将关注点聚焦到社会“公平”上来,以理论的超前性逐渐弥补实践的滞后性.在社会关系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应成为哲学追求的价值取向,应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下条件及未来可能的发展境遇中要关注和研究的主题.

“公平”问题一直是中国实践追求的目标,没有从整体上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公平”问题的关注,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未达到需要的发展阶段造成的.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开始审视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社会公平才真正意义上开始成为哲学关注的实践问题,其研讨主题开始向“科学发展”转向.科学发展观思想中内含的社会公平观,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对“公平”主题的初探,更是实践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社会公平问题的呼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公平不仅会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最大现实问题,而且会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题.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