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医疗碰撞的火花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027 浏览:141392

“特别报道”栏目倾注了编辑、记者最多的心血和汗水.每每完成一期专题的制作,编辑们总会有些新的感悟和思考.借用“编辑手记”,愿与大家分享.也欢迎大家在微博上与我们互动:http://weibo./ehcyang.

冷静对待火热苹果

iPhone和iPad作为当今最流行、最时尚的智能移动设备,成为许多年轻人疯狂追捧的“必备装备”.自首部iPhone开售,每一款新代iPhone或iPad发售时,苹果零售店门前总会有近千位彻夜排队的狂热“果粉”.而每一次苹果新品发售,都会刷新之前创下的销售记录.如此火热的苹果设备似乎让人们为了写苹果而写苹果.

全球普遍对苹果热捧,但那些花费几千购入苹果设备的人们又在用它干什么呢?如果仅用来听歌、看视频、玩愤怒的小鸟,那么真是浪费了乔布斯带领苹果竭力营造的“App帝国”.苹果App Store目前在售的应用软件已有72万之多,其中非游戏类应用软件也超过60万.如何利用iPad或iPhone在专业领域获得收获,如何真正发挥苹果设备的价值,这应该是苹果用户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医学专业存在信息量大、检索难、理论抽象等问题,而移动设备拥有交互模式多样、数据存储与管理方便、显示清晰明确等优势.借助这些移动设备的优势去解决医学问题,是理性利用苹果“热度”的最佳方式之一.

医用软件不是“噱头”

目前,除了常用的医学信息查询手册软件,国内的临床医生们很少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其他类型的软件,甚至一些思维保守的临床医生可能认为iPad或iPhone一类的电子设备在工作中使用是一个“绣花枕头”.这样的现状,正因为现有医用软件大多没能达到专业化高要求.医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疑问:在医院使用iPad是否会被看作华而不实?

类似的疑问也曾出现在其他医疗信息化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早在2010年卫生部推行医院“电子病历”时,大众的评论中就不乏担心信息安全、操作规范等问题.更有媒体讨论,“电子病历”究竟是猛药还是噱头.而通过专家学者以及研究机构的投入,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与普及,“电子病历”已经成为解决医院信息规范问题、信息共享问题、信息管理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成为大小医院依赖的支柱.

医用软件也在进行着类似的普及.美国斯坦福大学已开始向医学院学生分发iPad以辅助医学学习,加拿大渥太华医院也将iPad作为日常院内辅助治疗工作、护理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据了解,国内一些专业医学信息化软件公司也在着手研发基于iPad的病例管理软件,并目标将移动医疗的理念普及到临床医生之中.如果国内移动平台医用软件的发展能借力于医学专家和医学科研机构,那么类似“电子病历”的成功将可能复制.移动平台医用软件将会成为渗透临床诊断、临床治疗、临床信息管理、医疗怎么写作管理等各领域的必备工具.

丁香园网站创始人、CEO张进接受本刊采访时概括了创业者们对移动医学软件未来的信心:“移动网络和设备给医疗和健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大大的提升了生产力和用户体验.医疗移动App带来的创新几乎是革命性的.有些改变看起来是细微的,但是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这种改变还只是冰山一角,在未来几年会愈发明显.”

看清形势勇往直前

对比专题案例中提到的多款国外成功医用软件,创业领跑者们也感叹,国内医用软件的内容和数量存在一定差距.在本刊医用软件调查中的结果也显示,用户们认为目前医用软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内容不够全面、不够权威或不够准确”.国外医学软件的成功在于敢于投入:一个软件可以获得一本图谱的全部高清图片,可以获得医学院大量教学信息,可以获得医学协会授予学分的认可,都归功于这些制作者们争取医学资源的努力.

制作者们能潜心投入医用软件的制作,需要完善的行业规范与监督.规范的制度将能逐渐辅助打通医用软件与医院内信息系统的联络,可以引导医用软件向医疗怎么写作中整合,规避一些怎么写作中的风险.

另一方面,在移动设备中多种平台都向着iOS追赶.没有乔布斯的时代,苹果能否坚守住自己在移动智能设备中领跑的位置,这是一个备受争论的问题.在多种移动平台齐头并进的时代,医学软件需要具备多栖能力.但不争的是,无论哪种移动设备盛行或衰败,软件应用都将永不停歇地发展着,医用软件也将向着与医疗怎么写作无缝衔接的目标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