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的主要理框架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55 浏览:20469

作者简介:卢溪(1990.3-)女,吉林,云南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学前教育方向.

摘 要:理论作为概念系统或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在作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而理论的积淀和提升又为学科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比较教育学理论是在推进比较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寻求更规范,更深入的研究水平发展来的,并在运用于研究过程中加以检验,修正和完善.

关 键 词:因素论分析框架,实证主义分析框架

比较教育学科虽然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学科的发展历史却很短.通常人们把朱利安1817年发表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看作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起点.比较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家和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并得力于方法论和其他理论领域发展的推动,同时其发展的动因主要在于原有理论概念和分析框架不足以对现实教育现象和问题做出有力的解释,以及无法有效地为研究活动和教育实践提供指引.

一、因素论分析框架

(一)因素论分析框架的主要目的

因素分析法的目的在于对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性质的诸因素加以解释,探索其形成的原因,以便真正地了解外国教育.

第一,报道描述.它向读者提供各国教育制度的“情报”,并按问题把事实加以分类,例如分为:教育制度,教学行政,中小学教师培训.它认为事实的报导是有局限的,但却是比较研究过程中必要的一步.

第二,历史功能.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不仅要描述事实,也要说明特征.他指出,不应把教育作为孤立存在的事业来看待,它应同国家背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研究.

第三,借鉴改善.康德尔希望通过考察外国和本国的教育制度,进而改进本国的教育制度和培养对“”制度的忠诚,也使研究比较教育的学生能够养成一种更可取的哲学态度.

(二)对因素论分析框架的评价

1.优势.因素论分析框架是形成较早、运用较普遍、影响也较广泛的一种研究范式.它对从宏观背景上分析和解释不同国家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的帮助很大.因素分析法的运用标志着比较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2.局限性.尽管因素分析时代强调历史分析法,但比较教育的跨学科性也已体现在因素分析法中.比较教育与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和教育人类学等教育分支学科有紧密的联系,但由于因素的多样性,因素发挥影响条件与机制的复杂性等原因,加上因素论分析框架偏于关注教育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引出的研究和结论有时可能是粗糙和不确切的.

二、实证主义分析框架

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分析框架是基于实证主义的思想观点和科学主义的方法论,然后对比较教育研究做出界定、阐述和指引的.实证主义的思想观点认为,社会实践或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其背后都有原因,而且这种因果关系是可以被认识的,通过架设、经验、分类、量化和验证等方式可以证实或证伪这种关系,并趋向于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或法则.

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基本特征

1.本体论上强调外在世界的客观存在

哲学中的本体论是指世界本原或本性的研究,而对于研究范式而言就是该范式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实证主义本体论检测设运用在教育上,即研究者主张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受永和不变自然规律的支配和控制,而不受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这种教育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发现教育的普遍规则.

2.认识论上强调主观对客观的经验性感知

比较教育实证主义研究主张教育既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那么研究者对它的研究只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映,或者仅仅是对教育现象的描述过程.该分析范式收到经验论的深刻影响,强调对教育的认识是由感觉和经验而来的.

3.价值论上坚持“价值中立”

价值中立作为一种规范性原则,其主旨在于要求社会科学教在研究中保持客观的态度,不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强调研究对象的客观性,明确区分教育事实与价值判断.在研究现象的过程中,研究者要避免主观意志,价值观或其他情感的涉入,从而得出客观性的结构,构建新理论.

(三)对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评价

1.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优势

第一,坚持客观性追求,有助于提高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性水平.首先,实证主义分析研究把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次,实证分析范式事实判断的方法来把握教育活动的客观性、真实性,最后,用具体明确的操作程序来探究教育活动的普遍性.第二,强调结构性程序,有助提高比较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承袭自然科学方法的研究传统,实证分析范式强调精确分析教育问题,从而提高其操作性.对实证分析范式而言,其操作性不仅体现于理论的可操作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第三,注重验证性,有助于推广比较教育的研究成果.在测量统计的基础上,取出揭示既有实验所反映的因果关系的数据,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而对模型进行再实验.第四,重视预测性,有助于加强比较教育研究的实效性.运用因果律和统计律,可从一个特定的研究中揭示概念或理论的概括性,可达到外部效度与内部效度的统一,因而可以正确预测,从而提高实用性.


2.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局限性

第一,研究导向上强调纯科学性,影响了人们对比较教育的全面认识.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完全采用客观的甚至量化的方法来研究,并试图得出普遍意义的规律和法则,其可行性令人存疑.第二,研究内容上过度关注社会政治和经济效果,忽视了教育自身发展的研究.实证分析范式注重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去研究具有“静态”特征的教育的整体结构,而几乎不去关注具有“动态”特征的教育的具体过程,另外因教育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与教育内部因素的研究是互补的,故忽视其内部研究也难以揭示其外部之间的关系.第三,研究方法上过分推崇自然科学方法,影响了深入研究.量化分析虽有科学的一面,但不论研究问题的性质如何,一律采用实证分析范式将陷入以方法决定目的的错误,导致人们过分关注容易量化的非本质的指标,其结果常常是使研究停滞于事物的表面而深入不到事物本质,从而影响了比较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