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418 浏览:118460

摘 要:教育部一直把素质教育作为我们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每个人成人成才.

关 键 词:改变观念;提升兴趣;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38-01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的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下面我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教育观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实践者、开拓者.因此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必须德才兼备,不但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文化素质、心理教育素质,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不能把化学仅作为一门为升学而考试的科目去教,考什么讲什么,不考试的内容就不教,这样的应试教育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教育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怎么写作,应该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教师也不能只把精力放在少数孩子的身上,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实现机会均等的大众文化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住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学方法和养成科学的态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制订教学目标,一不让学生由于目标过低而感到没啥可学,二不会让学生感到目标过高而厌学.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一方面必须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科学知识及技能,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世界,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社会现象,自觉地抵制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另一方面化学教学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3.改进化学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3.1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富于启迪性,利用丰富的素材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演示试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事、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来设置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创设的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的得到发展.


3.2注重科学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认真实践科学探究.老师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实验验证、分析数据、推理、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得出结论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自主参与,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形成和发展.在探究活动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富于创新,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探索的意识和习惯.

3.3加强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组织运用好各种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态度、思维和方法等方面获得较大提高,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逐步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掌握从直观现象到知识理论,由浅入深,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通过实验现象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4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去对学生的评价是以分数高低论英雄,考的成绩差就被看成是"坏学生",这样的评价是及其不公平的,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更不利于体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要求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作为化学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和宗旨.由此决定了教师不能仅仅评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应更加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索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教师应由惟认知性评价专向对科学素养的评价,由以甄别于选拔为主要目的转向以激励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评价.实行合理的评价制度,让评价不是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成为促进学生萌生成就感的催化剂.

3.5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顽强性才会充分得到发扬,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突出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情感是构成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力之一,它推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和沉着的态度去钻研问题,努力扩大和加深知识.意志是人们为完成既定奋斗目标自觉地去克服困难,迫使自己克服内心的障碍和外部困难,实现预定目标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日后走入社会,适应激烈竞争,在社会上立稳脚跟是很重要的.

4.加强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风及意志品格.教师要通过化学史上取得的成就,尤其建国以来,我国在化学、化工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事业的事迹等内容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利用本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如酸雨、温室效应、空气污染、水质污染、能源危机、臭氧空洞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教学中向学生讲清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可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责任感和为之奋斗而产生的学习动力.

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素质的提高.总之,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实现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必须实行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