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的江阴海空大战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055 浏览:32700

江阴位于江苏省南部,北滨长江,南近太湖,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江阴附近江面最狭处仅1.25公里,奔腾长江到此骤然紧束,形成重险,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沿江伫立的江阴黄山,西衔鹅鼻山、君山,东接萧山、长山、巫山,与对岸靖江孤山隔江相望,屏蔽着锦绣江南的平畴沃野,形成“枕山负水”、“水环峦拱”的天堑之势,战略地位异常重要.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战火从华北一直燃烧到华东.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后,守卫在江阴的中国陆海空部队,以其英勇的战斗和重大的牺牲,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海空大战,一度延缓了日本侵略军向南京等地的进攻.


沉船封江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军事当局对于江阴要塞的防卫和附近江面的封锁特别重视.1937年8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颁发的《国军战争指导方案训令》明确指示:“在淞沪方面实行战争之同时,以闭塞吴淞口,击灭在吴淞口内之敌舰,并绝对防止其通过江阴以西为主.”同一天颁布的《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训令稿》指示海军:在“敌舰进入长江下游,企图强行登陆,或转用兵力时,应尽力攻击之,以协同陆军作战,纵有牺牲,亦在所不辞.”限于海军实力,中国海军“击灭在吴淞口内之敌舰”和攻击登陆之敌的任务基本没有执行,而主要是采取战略防御,以沉船封江、要塞炮战和布放水雷,进行力所能及的抵抗,支援上海、南京等方面战区的抗战.

1937年8、9月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在江阴附近江面,实施沉船封江,以阻止密集在吴淞口的日本舰队向长江上游行驶.8月11日,海军部长陈绍宽亲自率领“平海”、“宁海”、“海容”、“海筹”、“应瑞”、“逸仙”等主力舰组成的舰队,驶向江阴,一面派“甘露”号将江阴下游航路标志,如灯塔、灯标、灯椿、灯船、测量船标等一律废除;一面急调“通济”、“大同”、“自强”、“德胜”、“威胜”、“武胜”六舰,“辰”、“宿”二艘鱼雷艇,以及由国营招商局与各运输公司征用的“嘉禾”、“新铭”、“同华”、“遇顺”、“广利”、“泰顺”、“回安”、“通利”、“宁静”、“鲲兴”、“新平安”、“茂利”二号、“源长”、“醒狮”、“母佑”、“华富”、“大宝”、“通和”、“瑞康”、“华新”等商船20艘,依次下沉,阻塞江道.在此同时,海军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主力由湖口与下关向江阴的集结已经完成,49艘军舰进入长江待命,“拱卫京畿”.8月12日,两个舰队主力在江阴江面集合完毕,这是中国海军自甲午海战后的一次重大对外动员,海军官兵满怀高昂斗志,誓与日本侵略军决一死战,捍卫民族尊严.

因江阴要塞附近水流湍急,第一批各舰下沉时多半被水流冲离原来设定位置,导致长江水道封锁线并不完整.为填补江道封锁线的空隙,海军部再次征调“公平”、“万宰”、“泳吉”三艘商船沉入水道,并将在镇江、芜湖、九江、汉口、沙市等地收缴的八艘日本趸船,先后拖往江道封锁线凿沉,加强阻塞.9月25日,海军部再调“海容”、“海圻”、“海筹”、“海琛”四艘大吨位军舰,沉入江道,构成另一道辅助阻塞线.至此,中国海军在江阴的沉船封江作业中一共自沉老旧军舰与商轮43艘,合计吨位63800余吨.此后,军事当局又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省,征用民船、盐船185艘,满载石子3000余英方、65020担(合计2354英吨)沉人江道,弥补江底封锁空隙.

江阴要塞附近沉船封江工程规模浩大,历时近两个月方告完成.这对于阻滞日本海军逆江而上,保证南京守卫部队有足够的备战时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沉船封江形成封锁线后,中国海军舰队只能守卫在江阴以西江面,形成被动迎战局面,无形中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要塞海空战

淞沪会战开始后,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进一步构筑保卫南京的两道防御线:一道为吴福线,北起长江南岸的福山,向南经常熟、苏州、吴江、嘉兴到杭州湾,系南京防御的第一线;另一道为锡澄线,北起江阴要塞,南至太湖边的无锡,为南京防御的第二道防线.而在第二道防线中,江阴要塞无疑就成了沪、宁国防工事的陆海军布防支点和长江下游江防作战中的总枢纽.沉船封江后,中国海军第一舰队主力“宁海”、“平海”、“逸仙”、“应瑞”等主力舰布防在沉船封锁线后方,第二舰队的小型舰艇则部署其后.

日本侵略军一直对江阴要塞以及驻防此地的中国海军舰队虎视眈眈.在日本侵略军眼中,集结在江阴要塞的中国海军不仅阻碍其进攻南京的空中作战,而且中国海军远程大炮的火力严重威胁到沿长江下游行动的日军舰艇,因此日军企图将驻扎于此的中国海军主力舰队全部歼灭.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后,驻扎在江阴要塞的中国海军立即进入一级战备,随时准备迎敌作战.8月16日,江阴要塞上空乌云滚滚,江中风狂浪高.就在这一天,七架日机突然向江阴飞来,要塞官兵开炮还击.在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日机于高空掷下数枚炸弹后向北遁去,炸弹均落江中.此次空袭虽未对中国海军及要塞造成破坏,但预示着一场猛烈的海空大战即将在江阴要塞附近展开.

8月19日上午7时30分,一架日军水上侦察机在江阴要塞附近我舰队左舷上空飞行.正在我高射炮准备射击之时,该侦察机盘旋一阵即掉头返航向北飞去.不久,又有12架日机飞临江阴黄山炮台后方.中国军舰与要塞对空火力齐发,织成密集的火网,共轰击15分钟.日机慑于中国炮火威力,始终不敢低飞;仓惶中只有二架日机掷下两枚炸弹,便匆匆逃走.次日上午8时,一架日军侦察机突人我舰队上空侦察,遭“平海”舰射击,仓促逃窜.半小时后,7架日机飞临要塞上空,但再度被要塞防空火力击散,随即向下游方向飞去.

日本侵略军在屡次空袭均无法奏效之下,从8月24日起,宣布对长江以南的中国沿海实施交通封锁.26日,负责长江上游警戒及破交的日军第十一战队的军舰第一次沿江上溯,驶近江阴要塞,并向中同军舰攻击.“宁海”舰舰长陈宏泰后来回忆道:“8月26日晨6时30分,旗舰‘平海’号令全军备战,我当即命令我舰各战位的官兵各就各位,严阵以待”.“第一次将和日军舰进行对射的年轻水兵们都很兴奋,擦掌摩拳.我复命令其沉着待战.至11时25分,炮台又另行通报:-三艘敌舰驶到通州江面时,将天生港码头摧毁后即转舵下驶(这只是一次针对天生港的突袭,无疑令中国海军上下万分失望).”当日下午,六架日机分两批袭击江阴附近我舰队,日机投弹五枚,炸弹落在“平海”舰舰尾附近水面,浓烟水柱,矗立如山.日机仍无法得逞,只得转向下游飞去.

经历了近半个月的空袭,日本侵略军一时难以伤及中国军舰,于是被迫暂时停止对江阴的正面空袭,其空军前往侦察或轰炸南京、镇江、芜湖乃至汉口.而江阴要塞的防空监视哨与海军舰队的望队仍保持高度警惕,只要日机临近江阴要塞上空,要塞与舰队便施放警报.

9月下旬,江阴海空大战进一步升级.9月22日,日本海军派出第二航空战队和第二联合航空队的30余架战斗机组成大编队机群,袭击“平海”、“应瑞”二舰.中国海军官兵冒着被日机猛烈轰炸的危险,浴血奋战,以舰载高射炮猛烈还击.在六小时激战中,“平海”舰长高宪申腰部中弹,负重伤仍忍痛指挥.炮手周壮发在左臂被炸伤的情况下,仍坚持发炮打击侵略者.在这场战斗中,共击落五架日机,中国海军阵亡11名官兵,负轻、重伤的官兵达二三十名,“平海”、“应瑞”两舰被炸伤.

9月23日,72架日机再度向江阴飞来,以“平海”、“宁海”二舰为其主要轰炸目标.江阴要塞上空再度发生猛烈战斗.在激烈战斗中,“宁海”舰舰长陈宏泰受重伤,还坚守岗位指挥.机指挥刘馥在架纵轴被炸坏的情况下,不顾体发热,自充射手,手持机射击,以致双手被烧伤.在激战中,共击落4架日机.不幸的是,“平海”、“宁海”舰被炸,相继沉没.中国海军官兵共有15人阵亡,49人负伤.时任“平海”舰总大副后来回忆道:“在这两天的激战中,仅‘平’、‘宁’两舰消耗的高射炮弹约1300多发,高射机弹1万余发等”由此可见激战惨烈程度.

9月25日,数十架日机三度袭击江阴要塞.此次.狡猾的日机采取低飞投弹,中国高射炮失去效用,“逸仙”舰以舰首主炮击落两架日机,但该舰因伤重而沉没,阵亡14人,伤8人.随后,“建康”舰驰往江面救援,在龙梢港与日机相遇.日机分前后两批向该舰夹袭,“建康”舰以高射机、等各种武器,猛烈还击.舰长齐粹英、副舰长严又彬身负重伤,全舰共阵亡9人、负伤28人.该舰因多处被炸坏,各舱同时进水,不久即沉没水中.

“平海”、“宁海”、“逸仙”、“建康”4艘舰相继被炸沉后,海军部长陈绍宽立即命令第二舰队的“楚有”舰前往增援.“楚有”舰于9月28日、29日连续遭日机4次轰炸,不久亦沉没江底.此后,日机不断对江阴一带进行沿江搜索空袭,在日军连续不断的轰炸下,“青天”、“湖鹏”、“湖鹗”、“江宁”等舰在江阴附近江面相继被炸沉.

从8月16日到9月25日,江阴附近进行了40余天的激战,日机空袭不下数十次,投下炸弹在1000枚以上.在残酷的激战面前,中国海军损失了“平海”、“宁海”、“逸仙”、“建康”等主力舰艇,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深感军舰火力无法抵御日机野蛮的袭击,于是被迫决定改变策略,将所有舰炮予以拆卸,安装于长江两岸,以此袭击夹江而上的日本舰队.江阴巫山、六助港、萧山、长山、黄山,均添加拆下的舰炮,增强江阴要塞阵地炮击火力.

江阴沦陷

1937年11月25日,无锡沦陷.26日锡澄线被日军突破后,作为锡澄线终端的江阴要塞,成为日本侵略军地面进攻的主要目标.日军第十三师团以步兵一个旅团、重炮10余门、战车30余辆沿锡澄公路推进;以步兵两个混成联队,沿武澄公路向江阴推进.26日当天,日军前锋到达江阴东南方向的青阳、杨舍一带,与驻守在江阴要塞的中国部队交锋.

此时,驻扎在江阴的中国守军下辖第一三师、第一一二师、江防部队、要塞部队,以及海军部队等.其中,要塞部队以炮兵为主,下辖两个步兵营及工兵、通信、小炮各一个连,要塞共备炮61门.江防军以主力防守江阴要塞,一小部分警备江岸;一三师以主力占领东线,由金童桥经杨家港、凤凰山东麓至长山东麓间主阵地;一一二师以主力占领南线,由夏家港、夏港镇、江阴城南至金童桥间主阵地.

11月30日,江阴城内“炮弹横飞、大火燃烧、黑烟冲霄、红光烛天”,自东门起至马牌楼一带,全部被浓烟烈焰包围.一三师六一八团驻守定山阵地,遭到日军猛烈攻击,发生激战,阵地一度丢失.后来守军拼死反攻,经过四五小时激战,才夺回阵地.该团还组织敢死队,袭击日军坦克,炸毁日军战车七辆.12月1日,江阴守城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在炮战中,鹅山、萧山、黄山等处火炮被日军击毁四门,通信设备全部被日军摧毁.午后,守卫江阴县城的陆军步兵渐渐不支,逐步后撤.下午5时左右,城西北被日军攻破,日军由此冲入江阴城内.日军20余辆战车掩护着步兵,从西北关分别行进到君山、龙岗炮台.守卫部队竭力抵抗,终因敌强我弱,损失较大.在紧急战况下,守卫部队请示上级后,遵照撤退命令,由夏港突围,向南京、镇江撤退,江阴县城沦陷.而海军炮队在以猛烈炮火支援陆军撤退后,一直坚持到3日晚10时,在破坏炮台后,依次后撤.据记载:“我要塞驻军,仍凭险发炮,与日军殊死作战.经二夜的血战,于本月3日下午’,终于后援断绝,万余孤军乃杀出重围,挥泪退守镇江.”

在江阴守城战斗中,驻守在江阴的两支主力部队伤亡惨重.据不完全统计,第一三师伤亡360余人,第一一二师伤亡700余人.

江阴海空大战,虽以中国海军惨烈的失败而告终,但驻守在江阴要塞的中国海军及炮兵,英勇抗敌,拼死搏杀,使得日本侵略军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在一段时间内保证了江阴以上长江航道的畅通,为江苏、浙江、湖北等地的大量工厂及其人员得以迁入内地,也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责 编 兴 柱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