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中国政治合法性的文化基础构建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97 浏览:19239

[摘 要 ]本文主要从文化层面论述通过何种途径构建中国的“共同文化”,实现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的统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认同,增强我国的政治合法性.

[关 键 词 ]多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多元一体;一体多元

[作者]张文静,甘肃省陇东学院政治理论教学部助教;杜军,院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中图分类号]C95;D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2-0015-004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当今时代,多民族国家怎样把多个民族包容在一个统一的政治体系之中,如何加强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凝聚力,增强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是多民族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而来的又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来临,全球范围的民族分裂、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恐怖活动等,严重影响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构建我国的政治合法性,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离、分裂主义倾向;反对“”、“”、“”;反对国外恐怖势力对我国渗透和破坏.坚持在多元的基础上,实现“政治一体”与“文化一体”,以增强我国的政治合法性,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本文主要从文化层面论述通过何种途径构建国家的“共同文化”,实现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认同,增强我国的政治合法性.

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种人们普遍怀有的不需要与任何人敌对的情感,它不需要象极端民族主义那样用敌意来培育.爱国主义是一种自然情感,是个人对其故土、传统、历史、朋友――尤其是对童年朋友――和亲属的眷恋,往往也是对民族国家政治制度的赞赏,一句话,是对民族的一般文化的眷恋.①最重要的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是自发地表现出来的,自愿地承担对其他人、对作为人认同基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对自己社会拥有责任的感情和意识,与公民国家有着内在的联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面临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侵略时所表现出的全国人民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当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当作增强政治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坚持独立自主、反对外来干涉、纪念抗日战争、反对、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实际上都是爱国主义宣传行动的具体体现.强化国家主权利益,调动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也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政治合法性.

二、淡化族群意识

随着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迅速地觉醒,在一些少数民族中甚至达到了相当强烈的程度,并且形成一种趋势.这对于少数民族的自立自强、奋发有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从多民族国家族际整合的角度来看,渐趋强烈的民族意识对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其他多民族国家提供的前车之鉴,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个族群与周围其他族群具有差别的方面越多,差别程度越大,它的民族意识就越强烈;反之,差别越少越不明显,民族意识就越淡漠.@在5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获得了平等的政治地位,得到各项优惠,这种政策使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表现之一就是在进行“民族识别”时申报了400多个族名.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如果做横向比较,我国部分民族(如与汉族差别较小、长期与汉族混居的满族等)和一些民族的部分成员(如在城市和政府就业,长期与汉族职工共处的人员)的民族意识在淡化,也有部分民族的民族意识有所加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意识的发展趋势也不同,这些变化受到国内外形势和政策的影响,也受到国外政治势力和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淡化民族意识.第一,要贯彻民族平等的政策,从政策上缩小民族之间的差别.第二,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其在经济上达到与其他民族的平等.第三,要注重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在人大中的比列,使其利益得到体现.第四,要鼓励各个民族之间,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多交流.第五,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鼓励其文化发展.第六,建立民族意识的调控机制,使各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与国民意识保持一致.首先,要建立民族意识的评估和预警机制,对少数民族意识增强的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对出现过度发展的境况要有所预警.其次,对民族意识中过度发展的现象,国家要保持必要的调节和控制机制.只有这样的一套机制,才能从民族关系的另一个侧面为政治合法性提供保障.通过一系列的调控和调整,使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的民族意识与国家的国民意识保持协调.

三、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实现双认同

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是建立在各个民族的认同基础之上.因此,加强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不同层级的政治单位系列中,民族成员往往会形成多元的政治认同.也就是说,会同时认同于不同层次的多个政治单位,如同时认同于国家、民族、地区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民族将何种认同置于最高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非洲国家之所以会出现民族间的剧烈冲突,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就是在该民族国家或多民族国家内,社会成员对民族的认同高于对国家的认同,冲淡了对国家的认同,甚至根本就不认同于国家.因此,多民族国家一旦产生政治认同危机,就有可能导致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危机.

马戎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在中国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中,无论是各族的社会精英还是普通的民众,他们分别都在多大程度上建立起了相互认同的“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由于各种历史上的原因,很可能在不同的族群中对“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认同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些在历史上与汉族交往程度和融合程度较深的族群,那些在近代反抗外来帝国主义、殖义侵略斗争中与中华民族的其他族群密切合作的族群,它们的“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认同就会高一些,其他一些与中原汉族地区文化(语言、宗教)差距较大、交流与融合程度较低,在近代反对外来侵略斗争中与中原地区合作较少的族群,这种民族主义的认同程度可能就会低一些.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各个民族政治认同的多层次性.因此,我们在加强多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过程中就必须重视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多层次性.

现代国家不能消除民族成员作为认知主体对现实差异的觉察.更无法消除民族成员对这种现实存在的差异感到不满、忧虑并希望它得到改善的自主意识.多民族国家社会整合的目标和出发点应该是求同存异,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创造一种具有更大包容性的制度空间,使各个民族都可以在不损害他族生存和利益的前提下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并且在保持传统的族裔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具有更大包容性的政治认同.使我国各个少数民族在认同于“中华民族”的前提的认同于本民族,确立一种双向认同.这种多层次的身份认同,既是多民族国家公民的题中之意,也是多民族国家文化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表现,更是多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可以说,不论是中华民族层面上的认同还是国内各民族的认同都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得到了空前增强.

四、构建多民族的中华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多元性是中国的特色.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文化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关注哈贝马斯关于在国家层面“文化一体化”的观点.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和印度的成功经验,在文化多元性的同时还应该强调文化的一体性,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这种“共同文化”是一种包含了多元成分的“复合文化”.首先,它不是简单的与意识形态挂钩的“政治文化”.因为具有现代政治性的意识形态的历史一般比较短暂,缺乏历史延续性和持久性;其次,它也不是简单的以政治实体的地理边界为基础的“国家认同”,因为在历史进程中,政治实体的地理边界往往发生过多次变化,是不稳定和容易引起争议的;第三,它也不完全是以语言或宗教这样的文化传统为基础的“文化认同”,因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各个民族很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多民族国家的“共同文化”应当是以上各种认同的综合体,以上的各种认同都应当是“国民认同”的组成部分.

我们在建设我国“共同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现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共同的文化是民族形成和存续的基本条件,而民族的文化要以民族的语言文字为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各个少数民族,除回族、满族与汉族融合程度较高的民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国家都帮助他们确立了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随着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各少数民族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刻,民族利益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另外随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也不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各个民族的团结.这些都影响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

所以,我们在构建多民族国家“共同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语言文字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在允许各民族有使用自己语言的权利的条件下,分析民族间往来中语言的变化,怎样促进语言上的相互适应来加强各民族间的信息沟通,一方面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另一方面又要鼓励作为“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汉语的推广,使它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以适应商品流通和传播科学技术的客观要求.在少数民族地方鼓励使用双语教学.

第二,进行历史经验的总结.正如王建娥所说的:“民族建构的外延取决于司法、行政在其中得以实施的政治地域.但是,光有政治地域的统一性是远远不够的,等不能在它的公民中间建立起一种自觉的联系.这种联系必须有一定的情感和意志的基础.而‘历史’,或者毋宁说人们关于祖先的记忆以及‘对祖先的崇拜’,正提供了这种功能.”这就说明,历史在增进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形成共同文化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我们应该重视民族历史、民族神话在构建“共同文化”,增强多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中的力量.首先,可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神话进行梳理,根据历史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说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延续的,这个格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那些形式,在什么条件下曾经出现过重大危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强调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次,可以通过书本、媒体、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各种途径进行民族历史、民族神话、民族英雄的宣传教育.最后,举行一些如“国庆”、“中秋”、“端午节”“清明节”、“农历年”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增进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感情,增强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总之通过各种途径构建国家的“共同文化”,实现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的统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认同,以增强我国的政治合法性.

[责任编辑:覃彩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