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视角下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705 浏览:155983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报告将政治体制改革单独列出,作为一个重要部分进行阐述,足见对政治体制改革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及共识.

《人生·社会—修身治国之系统思维》一书针对人生和社会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全书引经据典,内容详实.薛惠峰教授归纳出系统工程的十个法则,其中“任何好的决策都是充分考虑局部利益,关于把握全局,筛选最优而做出的”、“一切系统的运转都要符合一定的程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系统模型的构建至关重要”等系统工程思想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当前的中国政治改革不是“小修小补”,是系统的、全面的改革创新,有鉴于此,系统工程理论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有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的领导

“领导者之所以成为领导,不是他的职位带给他的地位使然,也不是造物主对他的先天待遇使然,而是他的修养和行为方式使他成了领导者”.

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再到今天的改革开放阶段,中国责无旁贷地担负起领导者角色.从建国初的一穷二白到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从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到神州八号的太空遨游,亚运会、奥运会、世等一系列重要国际盛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中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历史有力证明,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精神开展新政,“轻车减从、精简会议、精简文件、规范出访、减少交通管制、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项规定更赢得了民众的掌声,反映了民众的心声,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体现出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推进改革开放方面具备更大的政治勇气,再次充分证明党的领导充满活力和希望.

正是党的“行为方式”和惠及全民的建设成果,从根本上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不可动摇,“这既是历史形成的,同时也为今天中国改革与发展所必需的”.

二、改革必须坚持目标导向

十八大报告提出“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薛惠锋教授称之为“决策目标”,这一目标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可以称之为宏观目标,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面旗帜,在其指引下,有选择性地重点突破.具体来说应达到两大目标:一是加大党政自身改革力度,通过党政自身改革,促进经济领域改革.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实现绝大多数群众的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实现全民共享改革红利的目标,这一目标是物质层面上的;二是精神层面上的目标,即通过行政司法体制改革,有效改善权力运行机制,提高政府公信力,实现公平正义和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三、改革需要总揽全局

政治体制改革不是简单的行政体制改革,其改革范围更加广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复杂性.目前,“社会利益格局发生重大改变,不合理的利益格局甚至被整体固化了”.政治体制改革牵动着经济、行政、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该书的最后一章为“总揽全局,统筹制胜”,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紧紧把握住“加快社会主义与法治建设,改善制度运行的效率”这一主线,才能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四、改革需要抓住主要矛盾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决策,虽然其划分和关注的焦点不同,但却具备很多共同特点,了解这些共同特点,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决策的本质,抓住主要矛盾,以便更好地作出决策”.薛惠锋教授认为,好的决策应抓住主要矛盾,然后再有的放矢,政治体制改革同样要抓住主要矛盾.

政治体制改革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同志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可以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险”.因此,政治体制改革要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有利条件.行政体制改革、协调制度、基层制度和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只有把这些具体举措存在的难题解决好,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

笔者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应坚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一根本,抓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存在的主要问题,把落脚点放在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协调制度、基层制度和依法治国”等五个方面存在的矛盾上来.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政府和市场关系不顺畅、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突破、参政制度不健全、人民行使权力途径不通畅、腐败滋生、权力运行够透明、司法存在不公正现象等.

五、改革需要突出制度建设

在系统工程理论中,“为了保证系统运行能够按照既定规则和目标发展而制定相关约束或规则”、“如果把每一项系统工程都比作是一场战役,那么要想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实现系统最优,就必须制定铁的纪律”.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政治体制改革要想取得预期效果,也需要有铁的纪律保障,即制度建设必须得到加强.只有制度健全,才能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

经过多年实践,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政度,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正是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重点突出的部分: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努力健全基层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尽快形成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

六、改革效果需要达到整体最优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是真正的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在改革过程中一定要稳步推进,同时要弄清楚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怎样才能使改革效果达到整体最优的状态.薛惠锋教授指出:“任何系统都不可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如果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看成系统工程的话,那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则为外部环境.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面临的压力逐步增大.从十八大报告可以看出,我国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到党政、法律体系、制度等方面,可谓“大而全”的改革模式,这种模式是符合当前国情的,虽不能面面俱到,但能实现整体效果最优.也只有通过“大而全”的改革,才能更加彻底的革除时弊,实现高度、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次大的改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阻力,但是“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不改革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走入死胡同.《人生·社会—修身治国之系统思维》中提出的“科学合理规划、防左务必纠偏、抓住主要矛盾、强调整体最优”等观点对个人修身和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是我国政革可借鉴的思想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