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德国政治地震的女总理默克尔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714 浏览:107528

经过长时间谈判,德国联盟党和社民党10月10日最终同意,由下届德国联邦议院的第一大政党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克尔出任下届德国政府总理.鉴于她的从政经历和个人作风,人们更愿意把她称为德国的“铁娘子”,把她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作比较.

优秀学生

默克尔1954年7月出生于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父亲是一名路德教会牧师.母亲曾经是位英语和拉丁语教师.出生六星期后,遵照教会指令,父亲带着她迁往东德小镇滕普林.默克尔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大的.默克尔的童年在一所又大又舒服的房子里度过,那所房子建在一所神学院的青青校园里.默克尔的爸爸是神学院长.默克尔总是穿着从西德搞来的服装,文具盒里有一支鹈鹕牌的自来水笔,还有一些西边的亲戚在圣诞节时寄给她的礼物,这些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默克尔的父母对她期望颇高,总希望她出类拔萃.默克尔没辜负父母厚望,她是个非常勤奋的学生.她会利用等校车的时候学俄语,如今已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8年级的时候,她获得俄语竞赛的优胜奖,作为奖励,她乘坐友谊列车去苏联参加学生交流活动.在同学的眼中默克尔是个沉默寡言埋头于书本的女孩子.

默克尔小时候就显露出科学方面的天才.1973年凭着数学、科学和语言几门功课的优异成绩,默克尔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物理学.那时的默克尔已经是原东德“自由德国青年”组织的地区领导,该组织鼎盛时期一度有300万名成员.因此,有人说这个组织是默克尔的第一个政治舞台,是她成为组织者和战略家的训练场.

1986年她获得莱比锡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她在东柏林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但是因为意识形态问题,默克尔被“流放”到一个四周全是灌木丛的劳动营里去研究量子化学.正是这段经历,让默克尔开始思考政治.

曾经离婚

默克尔经历过两次婚姻.第一次结婚是在1977年,丈夫是她在莱比锡大学时的同学乌尔里希.但婚姻仅维持了5年.1998年,她与现任丈夫、55岁的汉堡大学化学教授约阿希姆绍尔结为伉俪.

两人当初都在科学院工作,结婚之前同居了十几年.如今绍尔继续从事科研工作,默克尔却成为叱咤德国政坛的人物,两人一年也见不上几面.在默克尔成为德国政坛瞩目焦点之后,绍尔仍尽量保持低调.他拒绝接受媒体采访,当他难得地出现在公众场合时,人们看到的绍尔是一个少言寡语、不苟言笑甚至于近乎冷漠的人.尽管如此,夫妇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外界能看见他俩公开露面的机会,大多是一年一度的拜罗伊特音乐节.有时人们也见到夫妻俩在柏林市中心“博夏特”饭馆相会.这是家以煎肉排为招牌菜的餐馆,不少知名人士经常光顾.两人相聚时,多是默克尔滔滔不绝地讲,绍尔默不作声地倾听.每到周末,夫妇俩则喜欢去他们在膝普林的寓所度检测.在那里,她做饭,他讲述他的科研.

科尔的女孩

1989年以前的默克尔,是个喜欢披头士乐队的科学探索者.改变她人生方向的,是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

当时,与政治相比,她似乎对蒸桑拿更感兴趣.柏林墙倒塌的消息就是她在桑拿馆里听说的.她当时立即打给母亲:“拿上西德马克,我们可以到西柏林凯宾斯基饭店吃牡蛎了.”

像许多人一样,柏林墙一倒,35岁的默克尔便开始寻找政治归宿.她加入了一个叫“觉醒”的组织.理工科出身的默克尔是该组织中惟一能解决电脑问题的人,这让她成为必不可少的成员.一次,主席日程排不开,临时“任命”她为“发言人”去应付记者.结果,人们发现这个相貌平平的女子说起话来很放得开,不像她的东部同事那样缺乏自信.于是她成了该党的发言人.

1990年,默克尔随该党并入基督教联盟.她十分崇拜时任基民盟领袖、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于是疏通关系让人安排了一次与科尔的会面.这次会面让科尔对她有了深刻印象.

作为“统一总理”,科尔当时希望联邦内阁能充分反映地区政治,一位来自东部地区又信仰基督教的年轻女性是最理想的人选.默克尔自此成为“科尔的女孩”在科尔的眷顾下一路青云.

1991年1月18日,默克尔宣誓就任联邦妇女与青年部部长;1991年12月,她被选为当时基民盟惟一的副主席;1994年联邦大选基民盟再次获胜后,默克尔又在科尔内阁当上了环保部部长.

与妇女和青年部的“软性任务”相比,环保部是政治上争吵最集中的部门,但她干得相当出色.政论家把这归功于家庭对她的“熏陶”,因为默克尔是在一个“制”家庭中成长的.她的母亲是社民党党员,弟弟是绿党党员.这个家庭使默克尔协调不同利益冲突时游刃有余.


1998年9月27日基民盟在联邦议会大选中失利,几个月后媒体揭露出科尔“献金丑闻”.这为默克尔带来了政治生涯的“黄金机遇”.作为科尔体系中惟一没被牵连的人,她临危受命,将基民盟从低谷中带领出来.当时的默克尔频繁在各种场合表态,声称要把“献金案”搞个水落石出.1999年12月22日,她在报上发表署名文章与“政治教父”科尔划清界限.此举使她人气急升.2000年4月10日,默克尔 以95.9%的得票率当选为基民盟党主席.

在德国政坛,默克尔从未被男人们当作真正的对手.私下里,很多基民盟党员都认为,在“献金案”过后可以轻而易举把这位毫无政治根基的东德女人排挤到一边.但2002年总理选举,默克尔主动“让路”,由基民盟的姊妹党――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施托伊贝尔出面挑战施罗德,未能成功.此举巩固了默克尔在联盟党(基民盟与基社盟两党合称联盟党)内的绝对领导地位.从2002年9月起,她兼任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

之后,她率领基民盟在地方选举接连获得胜利,特别是今年5月20日在北威州的选举中;一举拿下施罗德所在社民党执政39年的大本营,引发德国政治地震.

立鸿鹊之志

今年5月底施罗德被迫宣布提前举行全国大选后,51岁的默克尔在联盟党联席会议上未经表决即被正式提名为联盟党总理候选人.

两个月后,默克尔迅速推出自己的经济改革方案,应对当前德国经济持续低迷状况.

同时,默克尔还可能对对外政策做出相应调整,这一点将与施罗德的对外政策有所不同.分析家指出,施罗德强烈反对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默克尔可能会在处理与英美两国关系方面有所变化,逐渐改善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而在土耳其加入欧盟问题上,她持反对态度.

两度准备访华

默克尔一直被政敌攻击成“足不出产的农妇,跟不上时代”,甚至有人建议她“去美容院接受美容”.深短发、深色裤装,是她20年不变的装扮.

虽然默克尔强调“政治归政治,我不会为了政治改变自己原本的容貌”,但随着政治地位的不断上升,她开始悄悄改变着形象,发型变得柔和,更加注意化妆,着装的色彩也艳丽起来.在去年巴伐利亚瓦格纳音乐节上,默克尔身穿艳丽的红色低胸露肩晚礼服,和丈夫绍尔手挽手走进会场,让人眼前一亮.

对中国而言,默克尔像“一张白纸”.在对华政策方面,她没有过多的表态,只是去年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曾批评了施罗德的对华政策.但德国《明镜周刊》透露,默克尔有两次想到中国来,最新的计划是今年秋季来华访问.有分析说:默克尔即使上台,估计对中国的政策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她曾对现在解除对华军售禁令表示反对,她认为时机不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