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新变化未来政治走向

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568 浏览:58547

2005年9月11日,日本自民党在第44届众议院选举中以296票大获全胜,远远超过单独组阁所需的241票.自民党与公明党的执政联盟共得到327席,超过众议院2/3的席位.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强行通过遭参议院否决的法案.也就是说,参议院对联合政府的监督功能基本丧失.2005年10月,对他的原内阁进行了重组,在的新内阁中添加了数名鹰派人物.日本政坛的这种变化,无疑会影响到日本未来的政治走向.

第一,日本政治右倾化将更加严重.这次众议院选举,日本国内主张温和外交路线的党与社民党遭到惨败,等进步政党在议会中几乎消失,日本左派政党在国内的声音越来越小,内阁已失去左派力量的牵制.大选获胜后,连续在政治上动作:其一是第五次参拜,态度强硬,世人为之侧目.其二是成立一个“鹰派”色彩浓厚的内阁.右翼少壮派议员、自民党前干事长安倍晋三首次人阁,担任内阁中最重要的官房长官一职,另一名保守派人士总务大臣麻生太郎取代町村信孝出任外务大臣,、安倍晋三、麻生太郎这三位鹰派人物完全控制了日本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理性的声音被彻底压制.其他鹰派政客,如中川昭一和小池百合子等也在内阁中分别占据农水相、环境相等重要职位.日本政坛的这种转变将使自民党越来越远离日本自二战以来所遵守的和平主义.从目前趋势看,日本的国内政治会更加右倾化.

第二,修改和平宪法和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将难以阻止.日本一直是“经济巨人,政治侏儒”.上台后开始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修改和平宪法,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过程中的两个追求.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发动过侵略战争,至今不肯坦诚认罪,不能得到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谅解,其人常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于是,修改和平宪法以扫除日本成为政治大国的障碍,成为新内阁的迫切愿望.11月22日,自民党公布了和平宪法修订草案.修正案将现行宪法第9条第2项有关不保持战争力量、不拥有军队的条文,改为“为了确保我国的和平与独立以及国家和国民的安全,保持以内阁总理大臣为最高指挥官的自卫军”,实质上是将现在的“自卫队”升级为“自卫军”.“自卫队”和“自卫军”虽然一字之差,但它却是日本突破“不得建立武装军队”这一战后政治禁忌的标志性事件,而且也意味着日本军队自此可以名正言顺地向海外派兵.由自民党控制的日本议会肯定会通过这一修正案,虽然其正式生效还需经过全民公决,并达到2/3以上赞同票才可获得通过,但日本的军事化倾向看来已经不可避免.不论外界如何评论,右翼势力决心修改和平宪法和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将难以阻止.与此同时,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下,受美国和亚洲力量的牵制,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可能性也非常微小.

第三,就国际政治关系而言,日本在亚洲被孤立的态势还会继续.执政以来,顽固坚持错误史观,连续5年参拜;在钓鱼岛、东海油气田、独岛、北方四岛等领土及海洋争端中肆意逞强;在安全领域企图以邻为壑.这直接导致日本和中韩政治关系陷入“冰点”.在APEC会议上遭冷遇,表明东亚国家在经历了多次参拜的刺痛之后,已经对个人的政治道德不抱任何幻想.考虑到亚洲一体化建设及日本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日本会主动与亚洲近邻修复关系,但以为代表的日本“鹰派”政治家不是通过与周边国家达成谅解,而是通过巩固美日同盟来期待修复与亚洲各国的关系,这只能是一厢情愿.在未来的时间里,就内阁的“鹰派”色彩看,其外交“转圜”的余地不大,日本被亚洲孤立的态势还会继续.将政治与经济分开,在僵持中作一些点滴修补,可能是日本未来对东亚邻国的一种政策选择.


第四,对华政策会更加强硬,中日关系面临考验.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只有彻底战胜并控制中国才能获得亚洲主导权.上台后,从修改和平宪法到参拜,从激化钓鱼岛、东海争端到染指中国台湾问题,从《防卫白皮书》出台到倒退的战后60周年决议案通过,政府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中日关系也因而不断恶化.此次大选,顺利过关,说明政权在国内仍获得大多数国民的认可.新内阁中,安倍晋三、麻生太郎都支持参拜,都主张对华强硬.这也预示着在余下的任期内在参拜、钓鱼岛主权、东海争端等问题上,将会秉承更为强硬的政策,中日关系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中国和日本是亚洲两个重要的国家,在贸易上,除美国外,中国是日本最大的伙伴,两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两国关系虽然存在问题,但增进友好关系的可能性也同时存在.

日本今天已经走到了国家发展的十字路口,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还是集体向右转复活“军国主义”,选择权在日本自己.前者是通途,后者是死路.

(作者单位:西安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 姚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