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69 浏览:21452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从而更好的怎么写作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研究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其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构成了牢固的阐述基石,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特征给予了详尽的分析,同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合理建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

在我国社会进入深度改革的重要时期,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早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其政治素养和政治品质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模式的探讨也就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探索适合社会需要的、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地位,同时得到了人们愈来愈多认同和重视.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在此过程中理论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提出和探讨,也需要相应的理论基础来为该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其理论依据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1.1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当今人们对素质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育良好个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个性化培养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全面性和主体性,并且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性主要是在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提高;主体的自主性、实践性、能动性是个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展现.正如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所阐述的那样:“把人们当作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正是对此的全面反映,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展现了大学生的自我特征,大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个性化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个体的社会性和资源性特征,个体的多种属性――自律性、协作性、创新性、实力性、智能性和开拓性,对个体品格的培养,潜能的开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无穷的内驱力,以便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1.2 因材施教的基本思想

因材施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是因材施教的最杰出代表.在《论语》的相关论述中能够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思想,诸如“听其言而观其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等,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孔子在教育学生时要求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长善救失,正是他的这种教育理念使自己的学生虽然人数众多但都各有所长.而今天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倡导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优化与和谐发展,正是因材施教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拓展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正如柳斌先生所倡导的那样:“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特点.所以面向全体学生唯一的办法是因材施教,不因材施教就不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现实需要

2.1 高校教育需要价值多元化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高校教育极其重要的一项目标和责任.当今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与20世纪十年代的大学生相比,当今的大学生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当今,在价值取向方面,大学生群体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挑战,个体要求居于主导.在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遍冲击下,曾经我们所倡导的单纯的奉献精神与当前大学生讲求高效务实的内在需要已经越来越不相适应,积极融人社会与追求自我成为他们的时代特色.所以,多元化价值评价标准已经在大学生群体开始呈现,思想观念更加包容、更加开放.

2.2 复合型社会综合发展的内在需求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进而引发的全社会各个领域都要融入到全球化额大趋势之中,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尤其是在知识日新月异,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观念更加紧随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在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渴望,然而当今的人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不再是仅仅接受过高等教育就能胜任的,需要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复合型社会发展的紧迫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的人力资源.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中更多的关注起个性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资源.


现代的大学生都有其鲜明的个性,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更加广泛.他们借助网络以及其他方式,对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弊端及问题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和认识;步入大学殿堂,他们的个性发展需求希望得到满足,同时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入,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也全面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状.由此可见,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应该局限于某一学生个体,还应该关注整个时代的学生,关注其发展潜力,促进其综合发展.个性化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是一种系统的教育培训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性,以最终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完善个体的独特性[3].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其宗旨在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重视多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关注学生发展的层次性与多样性.制定学生个人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结合自身在某一方面有特长,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等因素,使学生的成长具有目的性和目标性.因此,该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3.1 全体性

个性化培养模式中个性化培养不同于个体培养,全体学生都是培养的对象,其宗旨是在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中始终把握基础提高,因而具有全体性的特点.

3.2 全面性

个性化培养是对每个学生的品德、体质、心理、思想、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智能方面的培养,因而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3.3 多样性

作为个体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其差异性,人与人之间参差不齐、千差万别,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学生的培养和发展因人而异,个性化培养模式正是适应其个性化的要求而实施的,因而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3.4 主体性

事物的发展内因起决定作用,个性化培养尊重了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心需要,调动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内在动力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发展[4],因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5 基础性

个性化培养认为学生发展的潜能是无限的,但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应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仍然属于基础培养,因而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架构

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跨世纪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那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这种潮流和趋势,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时怎么发表展的必然要求.

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前提是学生全面发展,基础是符合大学生行为规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个性特征的新型人才.其主要框架是图1:

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建构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好自己的个性培养目标;其次,学生在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时需要辅导员、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给予充分、合理的指导,使其计划切实可行并坚持不懈地为目标而努力;再次,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激励,学生要定期的将自己的计划实施情况予以汇报,由同学和老师在A、B、C、D各个评定级别中给出适当的分类,实行目标级别和评定级别的双级别制,并将分类结果与将综合考评、评优和奖励结合起来,建立学生个人的的个性化培养情况档案,作为向社会推荐人才的依据之一;最后,在评价过程中,采取自评与考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评估和实绩相结合,以实绩为主.

5.结语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而学生自身也有其心理发展的客观特点,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探索,寻找一条科学的学生培养――个性化培养模式,这在教改中本身就有很重大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于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新的工作途径和方法,具有现实的参考和借鉴意义[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理论上的探讨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而在教学实践中,广大学生也乐于接受和十分认同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实施,对当前改进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个性化培养模式也已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尝试和探索必定会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突破和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8,113.

[2]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4.

[3]刘俊林.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探索[J].唐都学刊,2001,17(2):208.

[4]王忠桥,张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超越[J].思想教育研究,2008(06):9.

[5]罗家英.个性教育与创造性人才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03(1):83-84.

[责任编辑:丁艳]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