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383 浏览:158284

摘 要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与现实文化紧密相连的文化现象,具有多元性、虚拟性、非控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网络文化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应该着力研究网络文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 键 词网络文化视域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推广、普及,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网络文化中的各种因素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人格形成、行为方式等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应该着力研究网络文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与现实文化紧密相连的文化现象,体现出人类文化的一般共性,同时又具有网络文化鲜明的自身特点.

(一)网络文化的多元共存性.

网络作为信息交流平台,是一个开放系统,全球各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界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从而形成了代表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网络文化.因为网络是开放的,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无论是高雅文化还是通俗文化,都能共存于互联网并同时传播,网络对信息的兼容性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网络文化的多元性.

(二)网络文化的非控性.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在物理空间上打破了国家自然疆域的限制,扩展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使人们接触的信息面更宽,接触到的不同观点更多,获取的信息就可能太多太滥,加上网络传递的信息带有主观性,网民或组织在网上可以以匿名方式随心所欲地发布信息、阐述观点,并且能够通过网络迅速地与他人交流和共享信息,这给网络信息舆论的导向和管理带来困难,造成失控.

(三)网络文化的虚拟性.

互联网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虚拟空间,这种虚拟性兼具对网络文化影响的双重性.正如在《赛伯族状态》一书中说的:“因特网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使人类能够创造出虚拟的现实.在这里,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变得模糊了.” 网络社会虽然减小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 但却增大了实际生活中人们之间交往的距离.沉迷于网络生活的“网虫”习惯了通过电脑与他人无拘无束地交往,由于缺乏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很多网民变得与现实社会隔离,其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逐渐削弱,沉溺于虚拟世界不可自拔,久而久之形成自我封闭心理,容易导致心理扭曲和人格异化,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引起了网络文化的不真实性.

(四)网络文化的开放性.

网络世界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世界,它模糊了地域和空间的概念,它不受时间、空间、国度、意识形态等限制,全球任何国家和民族中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能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交流信息.每个上网者,既接受信息,又传播信息、制造信息,相互沟通,又相互感染,人人都可以平等参与,从容地选择和吸纳信息,毫无拘束地发布信息.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网络文化正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与池田大作对话时所说:“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份.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 网络文化在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多元性的文化,各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文化得到空前融合,彻底打破了原有信息的封锁局面,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网络技术和语言的优势想建立“网络霸主”,以网络传播媒介作为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段和工具,直言不讳的公开兜售他们的政治主张、人生观、价值观,企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肆无忌惮地推行文化殖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导致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碰撞日益加深,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互联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同文化的传播、冲突和融合在网络上表现异常激烈,特别是东西方价值观念在大学生头脑中的碰撞、冲突更加直接、更加激烈,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选择更加困难.

(二)网络文化的非控性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的缺失.

大学生的内心有着无限与自由的自我追求,他们在现实的生活中严格受到法律、责任、舆论等社会规范的约束,行为受到多方面限制,而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时空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的环境,这使得一些大学生在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做出道德选择的时候,往往夸大自己的意志自由度,任意的放纵自己,失去正确的价值取向,对网络上的各种善恶信息和自身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的评判,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

(三)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影响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和身心健康.

网络文化把世界连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它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个体只要进入网络,就进人了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使得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和社会接触的机会,特别是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沉溺于虚拟空间,必然会影响和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产生新的交际链和人际障碍,使行为主体变得冷漠,人际关系趋向淡化,人际距离更加疏远,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消沉、精神不振等不良情绪,同时,由于在网络上会碰到诸如发布虚检测信息、篡改数据文化、网上偷窃、传播病毒,侵犯产权等犯罪及不道德行为,也会使人觉得安全感下降,可信度低,因而容易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疾病.

三、网络文化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面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顺应时怎么发表展的步伐,从教书与育人、学校与社会的角度,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加强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网络文化阵地同任何思想阵地一样,如果不用先进文化去占领,低级颓废的庸俗文化就会乘虚而入.适应网络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占领网络教育主阵地,在校园网设立专门的主题教育网站,调动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在主题教育网站中旗帜鲜明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突出宣传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学生对党和国家形势、政策的认识;二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坚决抵制西方的“文化渗透”与“文化侵略”,让中华民族古老而璀璨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三是要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敏感问题、影响稳定大局的热点问题,旗帜鲜明的发表评论,对错误思潮敢于开展批评,及时纠正错误, 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高校要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生活空间.一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风尚和差异互补、多样共生的文化环境,允许思想交锋,鼓励百花齐放,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通过校报、广播、宣传栏和广泛开展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广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主题实践活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网下联动.充分挖掘学生自建的网络和虚拟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各种工作室、网络社区等的引导,积极开展网络征文、软件编程大赛、网页制作以及电脑绘画大赛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和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积极加强网络文明的建设,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全方位地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抢占网络阵地主战场.

(三)加大网络管理力度, 促进网络文化的新发展.

一是要加强网络管理,加强网络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律性和法制观念.二是要教育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不制造和传播非法信息、杜绝恶意诽谤行为,不断增强学生上网的自律性;三是积极引导,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让高校学生能正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自觉加强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自制能力和责任感,同时要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建立网上心理咨询中心,营造良好的学校、班级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让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发展置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


(四)加强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高校的网络管理,已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政教育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根据网络文化特点,学会把思政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网络时代的大学生,解决互联网时代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一是对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培训,通过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网络操作和理论水平;二是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及时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解疑.

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的努力,为大学生创设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使大学生以更好的姿态面对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作者: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注释:

巴雷物著.李新玲译.赛伯族状态[M].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37.

苟春生.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388.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