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961 浏览:143259

摘 要: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非常复杂,而且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与现实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积极拓展多种有效途径,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关 键 词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特点 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纵深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与现实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积极拓展多种有效途径,以便较好地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特点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有爱国热情,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可以说,学生的政治方向主流是好的.但也必须看到,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社会经济利益格局的分化和思想文化空间的拓展,导致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的客观现实,以及所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所产生的影响.致使大学生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心理素质、社会交往、就业观念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困惑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

1.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

2.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缺乏应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3.渴望情感需要和异是一种普遍现象.


4.激烈的就业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择业心理危机.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就在于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交往实际和大学生所关心的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促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健康素质都得到协调发展,才能切实提高其实效性.

1.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努力建设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应围绕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经常开展生动活泼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拓宽学生公寓管理渠道、创新公寓育人新模式.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要选拔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有过学生工作经验且热衷于辅导员工作的优秀青年教师,直接进驻学生公寓担任“公寓辅导员”.挑选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党团员骨干、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学生公寓的楼长、层长以及宿舍长,协助“公寓管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共同构成大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有助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和深入性;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控制和引导;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怎么写作、自我约束、自我成才的意识与能力.

3.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高等院校是我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心理发展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把高校校园网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全面怎么写作于大学生的重要平台.⑴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专题网站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不断增强针对性,不断提高艺术性,不断提高点击率.⑵建设校园主网站、构筑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⑶建立校长电子信箱、在线互动、心理咨询等网上交流平台,及时掌握校园网舆情,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问题,及时消除负面影响,确保学校稳定.⑷要培养一批网络教育的大学生骨干,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展正面主流舆论;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⑸综合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切实加强校内网站和网络用户的统一归口管理,尤其是校园网BBS的管理,严防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⑹要组建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以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的需要.

4.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必须及时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必要的心理调适技巧,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进行挫折心理教育与挫折心理训练,提高学生抵抗挫折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有效的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同时要加大对心理咨询工作的投入,改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条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者的素质和水平.安排心理咨询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为培养心理健康、品质优秀的新一代大学生提供保障.

5.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他们今后溶入社会环境、发展职业生涯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在大学期间培养合作共事思想 、保持健康情绪,促进学业完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人际交往的核心内容,一是沟通,二是合作.要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日常交往活动,要把握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真诚与人相处,以诚交友,宽容他人;学会团队合作共事,学会善解人意,学会赞美,学会换位思考.

6.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面对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学校既不能不闻不问不管,也不能单纯去“堵”,而是要进行教育引导.应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处理好男女之间的情感问题.正确的恋爱是应对对方负责任的.面对失恋进行自我调节,千万不要丧失理智,更不要走极端.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不要轻易相信网恋,更不要轻率的与网友见面,以免被“恋人”骗钱劫色,造成轻则失财、重则丧命的严重后果.

7.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高校的奖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社会资助、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帮困助学体系,应以奖、勤、贷等“造血型”的帮困措施为主体,以助、补、免等“输血型”的帮困措施为补充,让学生因刻苦学习而得奖,因勤奋劳动而取酬,靠信誉而得贷.同时在“助、学、免”中感受到国家和学校的温暖.既要为特困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又要使他们自觉地培养自立、自强意识,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8.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体系.高等学校要从新生入手,给予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指导,指导大学生根据市场对本专业的需求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即要确定适合于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发展方向,又要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备高等教育对人才发展后劲的需求和未来的适应性、提高择业竞争能力和择业后的发展能力.同时在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直接的就业实践基地,开展就业实践活动.要吸收社会上的专家学者、校外知名企业负责人共同组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使就业师资逐步走向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