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系统看中西政治报告的人际意义差异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764 浏览:47123

摘 要:评价理论是一种研究语言人际意义的理论,重点研究语篇中的态度资源、态度来源及语篇姿态,包括介入、态度、级差等子系统.本文从评价系统的角度选取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国情咨文为例进行分析,认为虽然同为政治报告,但由于中西方政治体制的不同,两者利用评价资源构建出了不同的人际意义.

关 键 词 :评价系统;人际意义;对比分析;

1. 引言

纵观世界范围,各国政府均有每年发布“国情咨文”或“施政演说”或“政府工作报告”的惯例.这种政治报告类语篇在性质、内容上都大体相同,本身是发言者对人、对物、对行为以及对话题本身态度的传达过程,具有丰富的人际意义.其中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是由国务院领导人每年在“”上向大会主席、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布的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美国的“国情咨文”是总统向国会阐述政府的施政方针的年度报告.但是同为性质的政治报告,由于不同的政治体制,此类报告的人际意义却有着很大的差别.从功能语法创始之初,学者们便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评价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分析,并且成为了较为行之有效的分析框架.本文应用评价理论的框架对中美两国2010年的政治报告进行对比性分析,主要考察它们是怎样通过评价系统的方法进行人际意义的选择.


2. 评价理论简介

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马丁(James R. Martin)等学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里发展起来的、对人际意义研究的一个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马丁对评价理论的定义是:“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1]评价是对态度的评价,而态度是具有人际意义的语言资源,因而评价系统其实是针对“态度性”这个系统功能语法中一带而过的人际意义范畴进行的宏大而精细的系统化分类.

评价系统(Appraisal system)包括三大次系统:介入(engagement),态度(attitude)和级差(graduation),它们又分别次系统化:介入次系统化为自言和借言;态度次系统化为情感、判断和鉴赏;级差次系统化为语势和聚焦.其中,介入系统表明了言语主体间的关系,它使作者能够在语篇提及的各种社会立场中找到自己的立场的同时与这些社会立场的持有者建立关系.态度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情绪和情感反应、参与者、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的判断和鉴赏.级差系统是对态度介入程度的分级资源.

3. 评价系统下两份政治报告人际意义的对比分析

3.1介入

按照评价系统的理论,介入和态度的来源有关,通过自言和借言来实现.除了自言和借言的使用,主位人称的选择也反映了态度的来源,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两篇政府报告进行定量分析,对比它们在介入系统中表达的人际意义差异.

3.1.1主位人称的选择

主位人称的选择反映了态度的来源,一句话是从整个国家的角度展望还是仅从个人观点出发,发言者对政治报告中使用什么代词颇费脑汁.同为第一人称的单复数都体现了态度的主观性,但是两者表达的人际意义是有差别的.第一人称复数的使用可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把自己与听众放在同一立场,使听众感到亲切,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从而达到“合意”的效果.“合意”即发话人和受话人或者更广泛的人民大众在利益或感情上是完全一致的.第一人称单数不能产生合意的效果,却能突出演讲者的个人观点.本文分别考察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国情咨文中第一人称单复数作主位的情况,结果如下表:

第一人称复数 所占比率 第一人称单数 所占比率

政府工作报告 41处 7% 2处 3‰

国情咨文 170处 40% 104处 24%

可以看出,国情咨文中第一人称复数和第一人称单数作主位的使用比率远远高出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是对全国各行各业在前一年的工作成果总结和后一年工作重心的未来规划,是一个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全面性报告,较之国情咨文较少使用第一人称主位,体现了客观性,严谨性和权威性.而美国的国情咨文既是每年例行的政府行为,也是主要表现总统施政理念的个人演讲,体现了色彩和个人色彩的结合.较多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可以拉近总统与民众的距离,达到“合意”的效果.但是国情咨文在内容的选择上易受总统个人的想法牵制,大量使用的第一人称单数“I”作主位就体现了这一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的权力与地位,而其中不乏“我如何如何”的字句,如:“I took office amid two wars”,“ I know the anxieties that are out there right now”, “I promised I wouldn't just do what was popular”这种以个人角度出发的讲话,凸显了英雄主义,更是显示出美式政治报告一贯不变的演讲风格.

3.1.2自言和借言的运用

介入系统通过自言和借言来实现.“自言意味着排除对话性,没有投射,”(王振华,2001)话中只有语言使用者一个人的“声音”,语言使用者直接对言语内容负责,体现出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性.“借言有参照对话性,由间接投射、直接投射、话外投射和领域投射来实现,”(王振华,2001)话中可以出现多个人的“声音”,语言使用者可以借他人之口推卸或摆脱责任,同时让所说的话显得十分客观.我们对两份政治报告的考察,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评价性语句中全部采用自言的形式,因为政府工作报告的出炉是总理深入调研,召开各种座谈会,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后的结果,本身就很严谨,自言体现了报告的一致性和权威性.而国情咨文也几乎以自言为主,但有11处使用了借言的方式,其中有5处是在谈到经济危机下美国人民的乐观精神时,奥巴马通过五个不同岗位普通人之口表达他们对政府的信心以及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自信.有1处是关于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他借经济学家之言对此项计划给予了肯定.还有2处是关于,奥巴马借前两位总统之言重申了美国对遏制扩散的一贯态度,又借国际协定的规定谴责了朝鲜和伊朗的核计划.另外还有2处是关于对阿富汗和伊朗的外交,他分别借阿富汗妇女渴望上学和伊朗妇女渴望平等权利讽刺了两国的状况.这是因为国情咨文在演讲的内容选择上易受总统个人的想法牵制,常与总统个人的政治需求及其身后的利益集团所需有关,适当的他言可以增强报告的客观性.

4. 态度

态度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在态度系统中,评价语言被用来构建态度定位,“对潜在的听众进行“态度操控”,即通过判断、情感、鉴赏资源,引导潜在的听众与演讲者在道德、情感、社会标准等方面产生共鸣并取得最终一致的立场.”(杨银,2005)构建人际意义的态度资源主要是表态词汇,而情态动词可以用来表达演说者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情态指的是发话者对自己所谈命题的成功性或有效性做出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义务,或在提议中表达个人意愿.由于情态本身反映了语气的轻重,态度的强弱,表达可能、意愿和必要的情态词表达的语气和态度是依次增强,分析这三者在情态动词中所占比例就能看出其表达态度的差异.英语中的情态动词接近于中文中的能愿动词.本文将两者对比,各种情态动词和能愿动词的的使用频率如下表所示:


政府工作报告:

表示可能 能4 次 可能5次 能够2次 不能3次 不可能 2次

表示意愿 愿 1次 要51次

表示必要 应2 次

国情咨文:

表示可能 can 34次 can’t

11次 could 3次 might 3次

表示意愿 will 64次 won’t

2次 would20次 wouldn’t

3次

表示必要 must 6次 need6次 should

18次 shouldn’t

1次 shall

1次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共572个句子,使用到能愿动词的句子有70句,占到全文的12%左右,全文供429个句子,使用到情态动词的句子高达166句,到全文的39%左右.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两份报告使用最多的是中度表示意愿的情态词或能愿词,这说明政治报告不需要过于强烈的情态.但是从语气态度最强表达必要的情态词和能愿词的比较又可以看出国情咨文的情态更加激烈,这是因为国情咨文更倾向于演讲,澎湃的用词可以刺激民众的热情,调动现场气氛,更具煽动性.

5. 级差

级差系统是对态度介入程度的分级资源.包括力量(force)和焦点(focus)两个子系统.其中焦点是指说话人有意模糊或清晰所言的语义焦点.本文主要讨论两份报告在焦点上表现的人际意义差异.在历经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两份报告都着重阐述经济议题.其中奥巴马更是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谈论经济问题.然而政府工作报告中总共运用了125个数据体现了经济危机一年后我国成功应对危机取得的成绩.美国的国情咨文总共只有35个数据,政府工作报告所含数据是后者的近4倍,政府工作报告用到如此多的数据是为了使应对经济危机取得的成果清晰明朗化,增强民众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信心.相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聚焦方式,国情咨文则更多采用了使焦点模糊化的表达,例如

温家宝:“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粮食产量5308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6年增产;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

奥巴马:“And one year later, the worst of the storm has passed.”

在上面的例子中,同样谈到经济危机后国家经济状况时,我国成功 “转危为机”,经济开始恢复增长,在整个一年中成为世界上比较引人注目率先走出危机的国家,总理运用了一系列数据表明了经济恢复增长,表现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底气和自信.与我国情况不同的是,同样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形势乏善可陈,奥巴马没有更为有力的说辞,则采用了一句相对模糊的“the worst of the storm has passed”以期安抚民众,把对经济业绩评价的侧重放在进展上,这种模糊策略有利于转移公众视线的焦点,因为在做此次政治报告之时,美国总统中期选举将近,在关键问题上运用一定的模糊策略不至于给总统的民众支持率带来负面影响.

6.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份报告在介入、态度和级差的评价系统中突显出的人际意义差异,其实真正的原因就在于两个国家政治体制的不同.在表达人际意义时,中国作为唯一的执政党,肩负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长久责任,所以政府工作报告只需向人民严谨务实的反映客观情况和动向.而美国的选举制反映在国情咨文中则表现了奥巴马比较“功利”的目的,这样式的报告风格可以拉近总统和民众的距离,增强民众对自己的信心,以期在选民支持率中保持高位,帮助党在中期选举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