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哲学基础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919 浏览:61324

摘 要: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作为新课改促成的一门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回归生活的课程价值取向.本文主要从哲学方面探讨在生活教育理念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缘由,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和实施是如何受到人文主义、经验主义以及自然主义等哲学观点的影响.

关 键 词 :生活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哲学基础

针对传统学校教育学校自学校、社会自社会,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关起门来搞教育的弊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学说.强调学校教育应该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在社区和社会活动中进行教学和学习,以培养智力和体力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便顺应这种理念的要求而诞生了.这是一门具备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生活性以及开放性的新课程.

面对新课改带来的新的课程形态,由于该门课程内容范围较为广泛,没有现成的教材可教,学校教师必须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总则》要求来因地制宜的设计相关的课程内容,而这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巨大的改变,教师、家长或社会人士不禁要问究竟是根据何种理论做出如此重大的课程改变之决策?但在诸多的课程研究中,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之研究还较为缺乏,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在生活教育理念下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的哲学基础.

纵观关于课程理论基础研究的诸多成果,主要从三个方面的观点来阐述其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本文将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哲学基础.哲学为教育提供原理,教育则将哲学思想运用于课程和教学中.在生活教育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哲学基础包括人文主义、经验主义、自然主义等.

一、人文主义观点

(一)人文主义基本理念

人文主义是指以人为问题的中心,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思想.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基本上就是一种人文思想,其中心思想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就是以人为主体,强调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人文主义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位的思想,一切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自由性、自主性、智性和人的利益,认为人性是有发展潜力的,鼓励人们追求人性的善与美、生活自由、思想开放和对生活充满渴望.总而言之,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文价值重于一切,肯定人性的价值,重视个人的潜能、独立性、自由与自尊,且认为通过引导教导的过程来充实人的生活,进而发挥人性光辉.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由于以人为本的观点取代以神为本位的观点,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也渐进调整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间的关系,重视人的自由、自主、自尊、自信与自我超越.人文主义教育的理想包括注重完美人格的教育、强调人文知识的熏陶、增进人群社会的发展,注重社会文化生命的延续,以及自我潜能的开发.在教育实施的方法上,则强调指导学生学习思考、创造、感知、发现、真诚、亲身体验、与人沟通和社会竞争等能力,使其更了解自己、社会以及所处时代,进而认识人生的道理与文化规范的价值.总之,人文主义的教育并不拘泥于学校的形式,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尽量引导个体发展自我潜能和完美人格,加强文化学习,进而提升学生自我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

(三)人文主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影响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注重完整人格教育、强调情意的教育价值、追求真诚自我的实现、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和推动开放的教育等观点影响我国的教育发展甚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位现代人应具有的各种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四大指定领域以及大量非指定领域,儿童可由参与学习活动的历程,认识与其生存、生活、生计和生命相关的人、事、物,了解家庭、社区、自然环境,因而发现自我、个人在团体中的角色和价值,以及如何与生存环境互动、和平共处,进而产生自信心、自尊、自爱和爱社会的心,而能发展健全的人格.

二、经验主义观点

(一)经验主义的基本理念

经验主义发源于17世纪的英国,起源于对理性主义思想的反动.此学派者强调知识的被动性,认为经验是知识的起源、感官经验是知识的根本,甚至甚至认为知识只从经验而来,认为做学问的方法只在于实验、观察和归纳.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英国教育家洛克,他主张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官,人性就像一块白板,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经验是知识的基础,是由外向内注入的过程,而人的心理有反省作用,将所感受到的经验经过运用、记忆而保存,就变成了知识,因此注入越多,知识也就越多,相反则越少,这就是经验主义的主张.

(二)经验主义的教育思想

在教育方面,因为经验主义学者认为知识的增加必须靠经验的累积,而人类获得经验的通道是感官,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增加和提供学生各种感官经验学习的机会,以便能获得丰富的知识.洛克认为幼儿的心灵具有巨大的可塑性,是容易加以培植的,所以他非常重视教育的功能.他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要给学生自由,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动的学习和发展,且学会自我约束和克制.经验主义的教育观点强调增加学习者的经验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且给学生自由,以便能自主的学习,这种观点影响到后面的自然主义、思想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

(三)经验主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影响

新课改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受到经验主义观点的影响,可从其强调“学生要从实际参与活动中学习”看出来.该课程鼓励学生做到:观察与认识环境;觉知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社会中各种关系网络;练习生活技能;面对生活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主张教育是增加学生自身的经验,唯有学生本身在社会生活中实际观察、操作和体验,认识环境中的人、事、物、觉察人和他人的关系、了解社会互动的脉络、学习生存与生活技能,才能得到真实的经验和知识.而且学生要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和学习各种技能等能力,以奠定学习的基础. 三、自然主义观点

(一)自然主义的基本理念

18世纪发展的自然主义思想是以“自然”为一切思想的中心所在,其主要特色是反对精神或反对超自然的实体存在,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人是动物的一种、否认超自然实在的存在、重视非理性因素、人的本性中有理性和、提倡发展论、强调经验的认识论、主张个体生长的历程是复演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重视生物学上的基本概念.综合来说,自然主义认为自然是善的,人性也是善的,唯有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才能领悟自然的纯真和本善,因此鼓励众人透过感官去认识事物.

(二)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在教育方面,法国教育家卢梭从自然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教育来自自然、人与事物,这三类教育应该和谐进行,才能发挥教育的功效.他重视儿童的成长、自由、兴趣和活动,认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实际参与和活动中学习,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个自然人,而不是一位公民的养成.因此,他重视儿童的价值,认为学生才是教育的重心,要去除形式作风和违反自然的教育措施,使学生还原自然的面目,而不是矫揉造作.教育的实施就是尽量顺势利导人性善的一面,循序教育学生,使学生接触大自然,接受感官训练,鼓励学生发现知识,并进行实务教学、个别教育和注重品质的教育,让学生在从自然中学习.他还认为自然教育是教育的最高指导原则,一切顺其自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经过19世纪瑞士佩斯泰洛奇的整理发扬、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支持,以及20世纪美国教育学家杜伟的阐述,渐形成了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波及近代美国、欧洲各国的教育发展.徐宗林将自然主义对教育的影响归纳为五点:一是提出客观自然的教育原则;二是影响儿童研究运动的兴起;三是经验活动的教育内容;四是主张儿童中心的教育实施;五是崇尚个性发展的教育和鼓励个别化教学.这五点可以看作是自然主义对于教育方面的贡献,对近代教育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三)自然主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影响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明确提出其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此课程的范围可看出其受到自然主义思想的影响甚多,不仅在教育观点上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教学内容也是从自然出发,所有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均可成为教学的材料;教学方法也鼓励学生由实际接触自然环境、了解自己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也了解与他人的关系,进而体验生活与生命、感受自然的动力.而且,课程纲要中要求教师运用主题统整方式规划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并进行教学.期望学生在学习中能与生活相结合,在自然的情境中学习,而这些都是受到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


总之,在生活教育理念下,人文主义、经验主义以及自然主义等哲学思潮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和实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相应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相应的教育观,也就是要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自然,参与社区,在大自然的各种活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体验和学习,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下的全面和谐发展人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