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323 浏览:104308

“切实提高课堂质效,整体提高课堂效益、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学生人人愿学习,人人会学习,具有独立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上没有呵斥、惩罚、逼迫,真正实现人文、生态、智慧的课堂.”这是我在这个寒检测,认真阅读了《“智慧课堂文化建设”中期思考与推进》感触最深的一段话,也是课改中期推进的实现目标.于是,自己静下心来,又研读了韩立福博士研发设计的“一案三单”的学习模式,细细回顾着在课改中走过的每一步,面对课改中期推进的思考题:如何“先学后导”,提炼出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先学

所谓“先学”,就是根据教师下发的学案或提出的预习要求,学生进行提前性地自主学习,彻底转变传统、被动、依赖性的学习方式,彰显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及独立性,而这一切都要归于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虽然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强调课前的预习,但是否达到了最佳效果,是否落到了实处?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会学?如何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大胆质疑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合理地利用参考资料?如何让小组合作更加有效?这都是在“先学”这部分,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应“各尽其责”.


1.教师

(1)深度研读文本,提炼教学重点,巧妙设计导学案.根据中年级语文教学目标要求,为了使学案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把学案设计成五部分,也就是“先学后导”五环节:①汉字文化五千年,我学我会我流传.要求:读、标、圈、注、组、查.②把握文章有整体,概括准确读流利.③边学边思贵有疑,品词品句悟含义.教师通过深度研读文本,提炼教学重点,巧妙设疑,帮助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走进文本,探究文本,主动质疑,达到自主学习更深层次的意义.为课堂讨论、展示奠定基础.④学海无涯天地宽,多读多闻要拓展.⑤读罢掩卷心有感,口说笔记写新篇.本环节重在读思结合、读写结合,可利用读后感、仿写小练笔等形式,把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落到实处.

(2)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如:可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可联系上下文或抓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可利用联想、想象谈感受;可引用名言、故事谈收获等.不可单纯地利用参考资料照搬,而是要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预习感受,不完美的预习是大胆探究的开始.

2.学生

(1)按要求、按方法独立完成学案,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

(2)发现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标志.

(3)通过反复研读,运用自学方法,自我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达到.在此处正是培养学生自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与教师教授的自学方法相结合,在检测预习时,允许学生的多元思维,让学生体验自我探究成功的快乐,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共性或主要问题.由个人走向团体,达到知识与思想的碰撞,是“先学”环节的提高和延伸.当然,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更要细化步骤,形成小组合作公约,优带差,最后共同完成“小组问题生成单”,准备展示汇报.

以上“先学”的过程一般在课下以作业的形式进行.我想,在中期推进初,完全可以利用课上时间进行,这样能够更加快速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后导

所谓“后导”,是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学生

(1)小组汇报展示学案中重点问题的学习情况并抛出“小组问题生成单”.展示部分非常重要,既是对学生自学成果的检验,也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肯定.培养小组长组织、分配能力,协调能力及应变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口头表达、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尤其对学生展示时的难点问题,更要鼓励、表扬学生的大胆探究,营造自信、快乐的展示氛围.

(2)针对展示,其它学生进行补充、评价,也对“生成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补充时,可与作者情感、文本内涵、写作方法相结合,开阔课堂视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争辩和批判能力.

2.教师

充分发挥导学的计划性、及时性、针对性.

(1)在学生评价、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参与进来,巧妙设疑,抛砖引玉,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目的,也正是“导”的意义所在.

(2)在学生“愤”、“悱”之时,教师的评价、总结更会起到揭示主旨,一针见血的作用.这里,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效果,对重点问题进行评价、点拨,揭示文章中心,即兴指导学生朗读,导学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显得尤为重要.

(3)问题拓展,能力提升.可结合课后题、练习册进行检测,可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等.

改革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辛苦过程,在自己刚刚总结的过程中,仍然不时冒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自己还不知如何解决,相信借助同行们的力量,在实践中不忘自我探索与总结,课改的路会越走越畅、越走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