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纬·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142 浏览:143626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但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的过程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群众的收入差距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十一五”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居民收入的变化状况,处理好各种矛盾.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新变化主要有:

基尼系数不断上升.衡量居民收入差距有多个指标,而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判断收入平均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根据基尼的测算,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状态越趋于平均.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明收入分配处于高度平均状态;基尼系数在0.2-0.3时,为相对平均;基尼系数在0.3-0.4时,为比较合理;基尼系数超过0.4时,即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比例超过40%时,收入差距偏大;基尼系数超过0.5时,表明收入分配出现两极分化,它会引起众多的社会问题.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3年已经至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65,在2005年逼近0.47.我国现阶段基尼系数还处于上升阶段.

城镇不同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89年至2003年我国城镇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2004年,收入最高的10%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接近一半,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财产比重只有1%左右.高收入家庭收入的增长明显快于低收入家庭.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1983年为1.82: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城乡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下降的趋势,199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近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开始扩大,2003年扩大到3.23:1.从2004年开始采取减免农业税和给粮农直接补贴等惠农政策,加上市场上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涨价、农业大幅度增产等因素,2004年农民收入增加6.8%.

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3年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366元、7036元和7096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0.8%、10.5%和8.4%,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仍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农村居民看,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是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年扩大.1997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比为1:1.42(以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为1),2003年为1:1.52.2004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人均收入最高的五省(市)是: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和江苏.

行业间收入差距进一步上升.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各行业间工资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开始显现,一些垄断性行业、新兴行业与夕阳产业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0年,行业最高与最低人均收入比为1.29:1;1995年达到2.23:1;2003年为3.98:1.高收入行业几乎都是垄断行业,老百姓将之归纳为:金(金融)、银(银行)、财(财政)、保(保险),两电(电信和电力)、一草(烟草).

(健仁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