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肾脏疾病病理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52 浏览:19124

摘 要 :目的 对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皮肾穿刺活检标本进行回顾性病理分析,从而总结肾脏疾病类型在我院活检病理标本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技术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09年8月因肾脏疾病住院治疗患者的肾活检穿刺标本.结果 68例肾脏疾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59例,占86.76%;继发性肾小球肾炎6例,占8.82%;间质性肾炎3例,占4.41%.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IgA肾病最多,占44.0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病最多,占66.67%.小管间质性疾病共3例,均为间质性肾炎.结论 我院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为首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多见.


关 键 词 :肾活检;免疫荧光;电镜

近年来我院肾脏患者逐步增多,现对我院2004年4月~2009年8月因肾脏疾病住院治疗患者行肾活检检查的病理结果进行如下分析,以了解目前我院诊治肾脏疾病病理类型的分型以及临床表现的关系,以进一步提高对肾脏疾病的诊治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8例我院肾活检病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35.07±12.62)岁,15~74岁.其中10~19岁6例,20~29岁20例,30~39岁16例,40~49岁19例,>50岁7例.其均具有完整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1.2方法 68例患者均采用B超引导下"斜角进针负压吸引法"[1]穿刺肾脏,获得肾脏组织,所有患者均穿刺左肾下极,取活组织标本均作光镜检查,免疫酶标,电镜检查.68例患者术后发生肉眼血尿1例,其他均无严重并发症,获得肾小球数为(25±9)个,12~42个,电镜肾小球数目为(3±1),2~6个.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所有数据均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

2结果

68例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其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59例,占86.76%;继发性肾小球肾炎6例,占8.82%;间质性肾炎3例,占4.41%.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见表1.

3讨论

3.1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特点 本组病例资料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男女比例为1.27∶1,与陈惠萍等[1]相同.平均年龄(35.07±12.62)岁,范围15~74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性别存在差异,以男性患者偏多(各组织类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本组资料继发性肾脏疾病患者较少,仅6例,故男女比例相同,与文献不符[1-2].在本组资料中,年龄在20~49岁的患者占56例,占81.16%,19岁以下及>59岁的仅占18.84%,说明盐城地区肾脏病以青壮年为首发,与陈惠萍等[1]相同.

3.2肾活检组织的特点 本组资料在肾活检后取得的肾脏组织为一条圆柱形组织,其直径约1.3~1.5 mm,长度平均(1.36±0.24)cm,0.8~1.8 cm.送检光镜检查部分肾小球个数平均(25±9)个,12~42个.据资料显示,肾活检肾小球数目的多少直接导致活检的结果.本组资料中,肾小球个数均符合要求.

3.3临床分型和病理类型的关系 肾脏病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流行和地域特点,本组资料中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居多,占86.96%,高于陈惠萍[1]等(χ2等于8.87,P<0.0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考虑与本组病例资料偏少有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IgAN(44.07%),MsPGN(33.90%)为最多见,与陈惠萍 等[1]相似(χ2=0.47,χ2=0.50,P>0.05).IgAN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多是IgA肾病最基本的病变,其诊断必须借助免疫荧光检查,免疫荧光下主要为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弥漫性沉积,本组IgAN均可见上述表现.IgAN临床表现多种多样,30%~50%的患者可以出现肉眼血尿,仅有蛋白尿而无血尿的IgAN少见.据资料显示,表现为NS的IgAN少见,仅占全部IgAN的5%,且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3].但在本组资料中,我们发现表现为NS的IgAN并不少见,占57.69%,血尿的仅占7.69%,且各年龄段均可见.这可能与肾活检适应征的掌握以及患者的接受程度有关.而MsPGN是"大杂烩",故检出率也较高[1],本组有20例,主要表现为NS,占55.00%,其次为Uab(20.00%) 和CGN(25.00%).FSGS的光镜下可见部分肾小球的部分毛细血管襻受累,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瘢痕等表现.本组中临床表现多样,NS、CNS、CRF各2例.MN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变大,毛细血管襻外观僵硬,但其诊断仍需借助免疫荧光和电镜,PA及Masson染色可显示上皮侧嗜红物沉积,以及基底膜增殖,向外延伸形成"钉突".本组两例MN表现为NS和Uab.据国外学者报道近年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FSGS、MN的发生率逐年升高[4],但在本组病例中FSGS仅6例,占10.17%,MN2例,占3.39%.远远低于欧美,与日本报道相近.产生这一差别的原因可能与地区种族不同有关.本组CreGN2例,占3.45%,均表现为ARF.MPGN1例,光镜下可见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基质重度扩张,毛细血管襻弥漫性增厚,PA-Masson可见"双轨"样改变,临床表现为NS.国外报道称MPGN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6.4%~7.3%,而我国则为3.38%[1],本组资料与国内相似.MCD1例,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基本正常,需结合电镜作出诊断,临床表现为NS.MCD在国外成人PGN中所占比例较高,约10%~20%,而本组资料则与国内报道相似[1](χ2等于0.11,P>0.05).本组中有6例继发性肾脏疾病,LN仍为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为4例,占66.67%,与陈惠萍等[1]相似(P>0.05).

3.4活检后的治疗 肾脏的病变程度和治疗密切相关[1].MCD对激素疗效好,轻度MsPGN次之,MN和FSGS则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疗效较差.而对于MPGN的治疗,主要是延缓肾功能恶化,并不要求蛋白尿转阴.导致ARF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床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本组资料中有2例CreGN,1例治疗良好,脱离血透,另一例则效果差,未能脱离血透;若为小管间质性病变,除重症患者使用激素(0.5 g/d冲击2~4 d后,口服维持)冲击外,一般不使用激素冲击治疗,并使用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的冬虫夏草.据资料显示,ARF患者在接诊后3~7 d行肾活检检查,约75%的医疗机构根据肾活检病理结果制定和修改治疗方案.

尽管肾活检只能反映肾脏很少一部分组织的疾病情况,且随着疾病的发展,各病理类型之间可能发生转变,但仍被大多数肾脏病学者认为是不可替代的信息资源,对肾脏疾病的诊治和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