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患者60例临床

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394 浏览:143226

【中图分类号】R54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8)-11-0065-01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心律失常,多见于心脏病患者,亦见于其他系统疾病患者及正常人,它可以诱发加重心脏疾病,影响心脏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本文总结60例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阐明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特点.

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0年1月~2008年9月60例住院患者.根据心电图改变,确定心房纤颤的诊断,发病年龄(32~90岁),平均(62.38±15.35)岁,男26例,女34例.

1.2 病因、并发症及预后 风湿瓣膜病29例(48%),扩张型心肌病15例(25%),高血压冠心病10例(17%),肺心病3例(5%),肥厚型心肌病1例(2%),孤立性房颤2例(3%),合并心力衰竭53例(88%),脑栓塞6例(10%),死亡2例(4%),阵发性房颤16例,其中孤立性房颤3例,持续性房颤44例.

1.3 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情况比较 阵发性房颤组平均年龄高于持续性房颤组,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瓣膜心脏病房颤(0VS62.5%),非瓣膜病房颤(80%VS35%),心力衰竭(50%VS100%),合并脑栓塞(0VS12.5%),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孤立性房颤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本组患者共检查超声心动图27例,持续性房颤组左房内径(LAD≥40mm)明显多于阵发性房颤组(64.71%VS5.88%,P<0.05).

1.4 治疗用药比较 在合并用药中,阵发性房颤组患者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明显多于持续性房颤组(50%VS22.5%,P<0.05),持续性房颤组患者洋地黄类药物应用明显多于阵发性房颤组(95%VS60%,P<0.05%),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两组患者应用例数,差异无显著性.

2.讨论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心血管患者住院的常见原因,多数患者往往因心率过快有显著的临床症状住院.本文总结60例房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2.38±15.35)岁,合并心衰者53例(88%),病因首先为风湿瓣膜病48%,其次扩张型心肌病26%,再次高血压冠心病17%,其它包括肺心病,肥厚型心肌病及孤立型房颤.近20年,风湿瓣膜病发病下降,高血压冠心病发病上升,房颤病因发生变化.本组资料风湿瓣膜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成为主要病因,可能与二者合并心衰有关.本组资料显示阵发性房颤16例,持续性房颤4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全部合并心力衰竭,明显多于阵发性患者.27例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左房内径≥40mm患者持续性房颤组明显多于阵发性房颤组,心衰心房增大引起心房肌纤维肥大,间质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造成心房肌快速除极兴奋性自律性强或多个环路的折返,使房颤得以发生和维持.持续性房颤组瓣膜心脏病明显多于阵发性房颤组,风湿瓣膜病以女性多见,年龄偏小.


房颤患者的药物治疗包括复律,控制心室律及防治栓塞,复律治疗包括Ⅰ或Ⅲ类药物,控制心室率治疗主要用洋地黄类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防治栓塞主要是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