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前后十分钟教学的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058 浏览:34851

语文是中学教学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修养、语言天赋的重要手段.课堂设计是教师备课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对组织课程教学具有重要影响.课堂教学前后十分钟,一般被认为是搞好课堂设计的关键,前十分钟重点在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教学内容,后十分钟主要是引导学生总结和复习本讲的内容.本文结合日常教学,对中学语文课堂前后十分钟教学的设计进行探讨.

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一、引言

作为一门母语学科,中学语文教学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它可以提高学生基本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却不如我们理想中的那样生机勃勃.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心不在焉的现象比比皆是,对语文没有热情,没有兴趣,是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此,语文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现状.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段为十分钟.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语文教师必须合理善用每个十分钟,特别是开头和结尾各十分钟,要努力做到“凤头、豹尾”的良好局面.本文以中学语文课堂前后十分钟的教学设计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中学语文课堂开始十分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学语文教学也是一样,新课导入是否精彩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之内就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要合理使用一些技巧,使用地好,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好效果.那么,语文教师应该用怎样的办法开始课堂十分钟呢?

1.“丢包袱”导入法

所谓“丢包袱”导入法,就是指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有目的性地设置一些恰当、适宜的问题,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的研究也显示,思维过程通常从应付某种困难开始,以解决某个问题为动力,简单地说,就是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所以,语文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个原理,在上课伊始,就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能体现教学目标又富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思考.

2.“目标展示”导入法

在当前教学界中,目标展示法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导入方法.这种方法又叫“一课一得法”,即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教学时间内能够完整、准确地掌握一项教学内容.要想用好这种导入法,语文教师就得明确教学目标,确定课文重点.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告知学生本节课的主题.比如,在上《谈骨气》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这几个字,告诉学生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如果能在这节课上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

3.“直观教具”导入法

处于青少年期的中学生,在思维上还是偏重于感性认识,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根据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大胆使用“直观教具”导入法,利用实物、标体、挂图或者模型等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所使用的直观教具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利用现成材料.

4.“音乐感染”导入法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让人产生愉悦感受,让人们全身心放松.在课堂中利用音乐导入,可以让学生以轻松、快乐的心情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在教《春》这一课时,在课堂上播放《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名曲,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展开想象,仿佛置身于气象万千、心旷神怡的春天美景之中.

三、中学语文课堂结尾十分钟

精彩的课堂导入十分钟能对语文教学的成功起到重大作用,而课堂教学的结尾十分钟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一堂课的结尾设计得好,能够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从而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

1.概括总结,深化主旨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课堂结尾方式,当一节课将要结束之时,语文教师要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归纳和总结,目的在于让学生纲举目张,由博返约,让学生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找出规律,从而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比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这一课时,教师就要在课堂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总结出鼎湖山有什么样的景物,表现了鼎湖山什么样的特点,并让学生说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以此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由听泉而得到的人生感悟.

2.承上启下,有机结合

从目前来看,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其内在的编写体系,单元与单元之间、篇与篇之间往往有机相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师意识到课文之间的联系作用,将相对独立的各篇文章从某个角度贯穿起来,以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课文内容.为此,教师可以在一节课将要结束之时,提点学生注意下一节课文的特点与内容,做好了这一类衔接工作,才可以教学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创设情境,产生共鸣

在课堂将要结束之时,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与课文相称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道德情操.


四、结语

正所谓教课有法,但无定法.中学语文课堂的前后十分钟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模式.语文教师要善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因文而导,因人而教,根据每节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不同而灵活选择教学导入和结尾法,这样才能使整节课达到“言虽尽、意无穷”的境界,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