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诱思探究课课后反思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881 浏览:134603

本节课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指导,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构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课堂结构,很好地完成了预设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下面,是我就本节课的课程设计的几点反思.

一、三个认知层次要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按照张熊飞教授在《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提出的认知过程:“观察(探索)——思维(研究)——迁移(运用)”,我设计了“复习回顾、奠定基础——思考探究、总结规律——学以致用、提升能力”三个认知层次.在第一个认知层次“复习回顾、奠定基础”中,无论是背着回忆,还是翻书回顾,只要能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就行;在第二个认知层次“思考探究、总结规律”中,更是把“思考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感悟、探索为主,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第三个认知层次“学以致用、提升能力”中,要求学生亲身体验练习,巩固对定义和性质的理解,达到学有所用.这样就做到了环环相扣,前一个认知层次为后一个奠定基础,后一个认知层次是对前一个的深入和升华.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犯错误、逐步成长、独立自主”的机会,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地“修正自己、展示自己、完善自己”.

二、变“满堂灌”为“满堂学”,学生会学了,教师轻松了

过去,我整堂课都在飞扬地唱“独角戏”,口干舌燥,可是学生却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就拿本节内容来说吧,以往授课主要是我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的概念和性质,反复强调记住公式,然后给出示范,结果学生做练习题时并不顺手,连公式也记不准,有的甚至都搞不清怎么入手解题.久而久之,学生感觉数学高不可攀,我也开始抱怨学生“笨”了.现在,学生满堂课都在活力四射地演“大团结”,积极主动、兴致高昂,而我也是轻松愉悦、画龙点睛,赢得了敬佩.本节课改变了以往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教学模式,树立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新理念,就连例题都是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的.本节课我利用课件给出例题和导向性信息,不仅节约了抄写例题的时间,增加了课容量,而且导向性信息也告诉学生怎样做,我也轻松了.学生由“配角”变成“主角”,演得津津有味、兴趣十足.虽然我由“主角”变成了“配角”,但当学生遇到悬而不决的问题时,我来一个“画龙点睛”,他们恍然大悟,对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现在,我终于体会到张教授所言“并非教师教了,学生就能进步;而是学生真正学了,自身才能发展”的深刻含义.

三、合理设置“导向性信息”,创造高效课堂

“每个有效的活动都要坚持落实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真正地学,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一活动中究竟‘学什么?怎么动?’以具体、扼要、明确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的该项学习活动.”这是我认真聆听张教授的课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我上完课后,张教授对我的导向性信息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尤其是对课件“请回忆:(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定义.(2)样本的平均值,若同学们回忆不起来,请翻阅课本《选修2-3》第46页和《必修3》第71页的有关内容”中“若同学们回忆不起来,请翻阅课本等”这句话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张教授说:“对于过去知识点的复习,不一定非要学生背着回答,只要学生能很快回忆起来,为现在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就行;尤其是那些较难的和很长时间没用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翻阅课本及时准确地回忆是非常好的方法,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对旧知的回忆上.”这使我深深感受到“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导向性信息下,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魅力.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收获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增强了信心,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四、学无止境,积极反思,勇于进取

课后,我及时向张教授请教,在他的指点下修改了教学设计.对于这节课,我的预设教学设计安排了五个认知层次.张教授指正说,本节课应该是三个认知层次,即前三个认知层次(①复习回顾,奠定基础;②思考探究,总结规律;③学以致用,提升能力),后两个认知层次(④课堂小结,掌握规律;⑤课后作业,巩固新知)应该是第三个认知层次(学以致用,提升能力)的一部分.听了张教授的解说,我恍然大悟;同时,张教授对我的教学设计中的序号问题指导改进,使我的教学设计调理得更加清晰.

(晋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