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与时俱进”这个关键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243 浏览:57462

要深刻领会“5.31”讲话精神,应特别注意这个讲话的两个背景.一个背景就是“七一”讲话和“5.31”讲话中所论及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科技发展,以及“9.11”事件后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等等.一个背景就是去年“七一”讲话后,全党、全国人民学习、领会、贯彻、实践“三个代表”的新进展、新经验、新体会,以及党的十六大对这十多年来历史经验的新总结,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新任务.“5.31”讲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据新的经验、实践和认识,对“七一”讲话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发挥.它不仅使“三个代表”的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展开了“七一”讲话中的一些重要思想,而且从指导思想、思想路线上给它以精确定位,指出它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与思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说,“七一”讲话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那么,在“5.31”讲话中则又进一步阐述了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三个原则,即:关键是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执政为民.

作为中国现代史和党史工作者,我们在学习“5.31”讲话时,还应注意把它与去年同志在北戴河的“8.7”讲话与今年在人民大学的“4.28”讲话联系起来学习、领会,把这两个讲话看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8.7”讲话中,同志一连用了“四个同样重要”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4.28”讲话中,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五个高度重视”,用“五点希望”指明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现在,“5.31”讲话又对“三个代表”的理论体系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展开.这些,都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高度和动力.

从“七一”讲话到“5.31”讲话,使每一个人都强烈地感觉到一股“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强劲东风迎面扑来,这是中国党、中国人民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的最佳精神状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保持蓬勃活力的重要保证.我们也应该深入地思考一下,在这股强劲东风面前,是不是也应该增加一些紧迫感和神圣的责任感?在现代史、党史研究领域中,是不是也有一个“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的问题?是不是也有一个“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的问题?具体来说,在与时俱进思想的观照下,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能有什么新思路、新突破,怎样积极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怎样才能进一步开创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新局面,怎样用我们的研究说明党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的历史,等等.

我们所研究的那段历史是既定的,不能更改的,但我们的研究理念、方法、理论框架却是可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在这样一种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历史眼光中,对历史的感悟总是由浅到深的.例如,“5.31”讲话中,同志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一思想也应成为研究建国后党史的一个新思路、新角度.我们应该用体现在“三个代表”中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用贯穿于“七一”讲话和“5.31”讲话始终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思想和精神状态来鼓舞、鞭策自己.在“4.28”讲话中,同志殷切地希望社会科学工作者适应变化着的时代条件,增强创新意识,在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努力为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他还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即:“三个代表”思想“是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注意,这里所说的是“根本尺度”.在现代史、党史研究领域里,应当如何用这个“根本尺度”来衡量我们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成果?例如,如何用代表先进生产力这个根本尺度来总结历史经验?怎样用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中国改革的必然性、必要性?

党史学科可能不像一些前沿学科那样热门,但它在科学地总结经验,提高党的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要想深入了解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党的现在,把握它未来的发展走向,就要特别注重对它历史的研究.例如,现代英国工党、保守党的一些深层特点,可以上溯到100多年前,甚至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托利党和辉格党的特点.同样,对当代欧洲社会党以至“第三条道路”的把握,也必须以对19世纪、20世纪初德国等社会党的了解为基础.“历史基因”与“与时俱进”,是理解一些有生命力的老党的关键.此外,党史还可以为许多学科提供许多基础性的知识、论断和资料,如党建、科社、经济史,等等.它与这些学科的结合处更是孕育巨大希望的理论突破口.

我们应该经常想一想,我们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执政党有什么意义,对维护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局,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什么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生活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与这种多元化共生的,必然会有对历史认识的多样化.那么,怎样在这种多样化的认识格局中,发挥主旋律的中心作用,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三个代表”为包括现代史、党史研究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拓展了一个巨大的、充满蓬勃生机的理论空间,我们只有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精神状态,才能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打开新局面.

“4.28”讲话中,同志特别提到“关键在于落实”,这是值得我们深长思之的.现在,可能不会有人对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等原则提出异议,但在对它的理解上却还会存在深浅、高下之分,在实践时还会有自觉、盲目之别,在落实时还会存在有力、无力的差异,在结果上就会表现为发展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社会风气的清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或停滞.我们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岗位上和工作中,把这些讲话的精神落到实处.

要真正把“三个代表”思想落到实处,还要营造与发展一种鼓励学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创造一种良好的体制、机制,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理论积累和资料积累.在学术领域里,也要象“5.31”讲话中所说,始终保持一种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