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2016年第1期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27 浏览:17055

经历了久远的宗法社会,洎乎近世,虽说已经经历了无数“革命”,但家族的烙印深入肌髓.

家族为核心的宗法社会,对姓名常带有一种迷信,只相信同姓的弟兄,不相信异姓的朋友.这种迷信有时会闹到非常可笑的地步.两汉之交的王莽夺了刘姓的江山,便大封王姓族人,甚至把一个看城门的,一个卖饼的,一下拔至前将军和卫将军的高位,原因就因为他们姓王,而且一个叫王兴,一个叫王盛,说是上应符命,其实大约看中的是那姓名意味着王氏的兴盛.这同他对支持他的刘姓皇族赐姓为王,是一个意思——既然改姓了王,便“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了;而清代的雍正皇帝,把他两个弟弟(老八老九)改名为“阿其那”和“塞思黑”,有说是猪、狗的意思,有说是“俎上之鱼”和“讨厌的”意思,不管是什么吧,总之是要把他们革出家族,表明“非我族类”.所以,姓名对于在宗法社会中生活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攀高枝要更姓改名,避祸也一样要更姓改名,因为在宗法社会中,家族中倘有一人获罪,动辄连坐,往往满门都要罹祸.处于地下时,许多参加者都曾更名改姓.秦邦宪更名博古,陈绍禹改名王明,张闻天更名洛甫,都是著例.我家几位长辈,当年参加革命,也都是更了名换了姓的.到了从地下转为地上,成了执政党,不少人又改回了原名,当然也有一仍其旧的,不过,这时已不是为了避祸,而是对当初革命生涯的一种认可和依恋,或因叫惯了,改回来反而不便罢了.

不曾想到的是,“”期间,又闹起了一阵改名的,地要改名,人也要改名.改名的因由各自不同,但都有着一本正经的理由,今天说来,皆成笑谈.一种改名是因为当初取名时不免带有旧时历史或的痕迹,而“”一开始就以“破四旧”为名,烧书籍,毁古迹,挖古墓,敲佛像,成一时风潮.烧不掉、敲不成的建筑或城市街道,则更名换姓,以标榜革命,如北京的长安街改称“东方红大街”,东交民巷改为“反帝路”,王府井改称人民路;上海的大世界改为“东方红剧场”.后来我到长沙,发现那里的黄兴路已改称“大庆路”,而蔡锷路则名为“大寨路”,这才知道改名风潮波及全国.心里思忖,如果改掉一个名称就更换了一个世界,那么要造成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也未免太过简便了.其实,改名者亦多禁忌,如“天安门”、“中南海”就都没敢责令改名,大约也还是“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吧.

街道、建筑的名字可改,人的姓名自然也可改.于是,或出于“破旧立新”的决心,或出于“免祸消灾”的心态呢,许多人也改掉了自己的名字.一时间赵钱孙李皆呼“向东”、“卫东”;周吴郑王尽名“卫红”、“”.我的两位学长,也把“尔寿尔康”的尔寿改为立新,把笃于学而富于才的“笃才”改作了“耕”,用以表示破旧立新与勤于耕作、向贫下中农学习吧.还有一位学弟,跑到派出所要求改名.派出所的民警表示户籍上的名字不能乱改.但这位学弟却振振有词,说:我的名字叫“康生”,但康生是顾问,无产阶级司令部的领导人.你不让我改,有人叫“康生同志”,我若应了,岂不是冒充“顾问”?这责任是你负还是我负?这一问,把派出所民警问懵了,只得为他改名,送走了事.改名之所以风行,还因为一些自称“革命派”的,为了打倒他们要整治的人,往往也在名字上大做文章.“”时,小报流行,其中每有危言耸听者.譬如河南的不知什么派,要打倒豫剧名演员常香玉,便在小报上登载文章,说常香玉三个孩子分别叫常爱国、常爱民、常爱党,于是说这名字的意思是“常爱国民党”.当时我颇疑惑,中国人的习惯子从父姓,怎么常香玉的孩子不姓陈而姓常呢?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时倾其所有捐献飞机,这是举国皆知的事,即便确有给孩子取名其事,那也只是表明她对新中国、对人民、对的拥护,又怎能牵强附会说她怀有异心,反党反人民呢?后来知道常香玉的孩子两个随母,常小玉、常如玉,一个随父名陈嘉康,这才知道小报造谣生事之卑劣.所谓“革命派”,固如是乎!这也就难怪许多人纷纷改名,以免名字被人当“辫子”,一把揪住,无限上纲.


改名暗含杀机的事例不止一桩.到了“批林批孔批周公”,把天津宝坻县的小靳庄作为试点,在那里演出了一场改名的闹剧.当她问到一位女社员姓什名谁时,那位社员答曰“周福兰”.于是要她改名“周克周”,还说要用“咱们这个周克制他那个周”.周公姬旦已经死了几千年了,不是墓木已拱,而是尸骨无存,难道还要一个史书也读不懂的人民公社女社员来“克制”?醉翁之意何在,不难明白.从“”前的评忠王李秀成,评“让步政策”,到“”初的评《海瑞罢官》,再到“”中的读《红楼》,评《水浒》,“批林批孔”,每一次都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借着古人的衣冠开展现实政治的争斗.经历了这些的中国人,早已知道“听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的道理.这一回的“批周公”和改名,明显是想向外传递一个不便明言的信息.只是这手法过于拙劣,也太过生涩,这出改名的闹剧没能再唱下去.

多数人的改名,是表达一种“革命”的冲动.随着这“革命”的退潮,冲动又复归于理性,有的回复了本名,有的因已注册户籍,碍难更改,只得一仍其旧,但给下一代取名的时候,已难见“”时的流行名了.这也标志着时代风气的改变.研究社会史或民俗史者,或当留意这些更迭.

更有趣的是,“”中的改名风波,发生在宣称要同旧世界彻底决裂之时,发生在大批“孔老二”之际,但倡导改名者自己却似乎依旧迷信着孔二先生的“正名”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等好像任何事物只要给它更改一个名称,就能改变事物的本质.不但如此,那些帝王权术、君臣、炮制冤狱、滥施酷刑,旧中国专制主义社会中的恶劣文化,也在“革命”的旗号下复活.一面声称要同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作最彻底的决裂,一面又偷偷地搬运着旧思想、旧文化中最黑暗者,这才是那个时代最为吊诡的现象.改名的闹剧,特其一也.

【阿紫荐自《世纪》2012年第6期】